昨天找到农业股的买入理由了一文写了过关农业股,有朋友回复说土地政策不落实,资本很难稳定下乡。还有的朋友说每年农业都有政策,今年反而没有往年聚焦农业了。感谢大家的留言,但我们还是会坚持看好农业。土地这一两年也许就会有明确的政策落地,而农产品本身因为环保政策的力度我们认为供给会出现短缺,导致价格上涨。但农产品又涉及民生问题,因此国家会出政策去抑制涨价过快,这样就会给许多企业很好的机会。具体的,我和大家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新闻联播。
如果我们判断可能还是不可能,都是靠经验或是过往思维,往往不适合当下的市场。没发现吗?最近出来贴图说现在像几年前的某个时间段走势的技术大神越来越少了?数浪的今年也不说话,为啥?就是政策面不按照套路出牌了。
最近在帝都听到一个说法,以后很多政策会向国改试点倾斜,某些领域民企可能机会更少。另外一点,就是北京上海这种城市不会再有什么特别有特色的产业政策,如果有都会下放到地方。目前是以现有的几个一线城市塑造大的都市群区域。而且发现了没,最近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都在抬头。所以,去库存一直在路上,大家呼唤的遗产税早着呢。
今天说那个没什么看点的盘面不如说美联储加息。当然,加息25个基点在意料之中,市场都在解读央行的反映,跟着把MLF续作的利率提高了0.5%,由2.75%涨到了3.25%(SLF、7天、隔夜都上调,逆回购也上调)。最近宝宝类产品都在涨,其实说明本身就钱紧,这样钱就更紧。今年春节还比较晚,这样可能算是一个小缓冲,名义利率不加,但实际利率小涨。不过,这事对股市利空有限,股市主要看政策面和资金的态度。
但本宝宝是个有情怀的人,本宝宝反对一切盲从的佛系态度,所以,本宝宝关注了一下耶伦最后一次发言。话说人之将X,其言也善,这位白发大婶说了三句肺腑之言。作为资深学渣,我用万能的百度翻译了解了一下大意(如有错误,只怪百度翻译,不怪本宝宝,欧耶~~!):
老衲辛苦耕耘在美联储货币政策上,而突然来了一个叫特朗普的方丈,这厮要搞减税方案。但我估计他是不懂金融,数学水平也比较低,美国政府债现在高达20万亿。估计这个窟窿是难以堵上的,所以我说接下来2018年,后面新来的弟子们挺好了,最好跟着加息三次;
美国已经慢牛了太长时间,这个烂市场积累的泡沫特么巨大,特么多(居然还有这么多新兴世界国家要过来考察学习美股,MB脑子一定被驴踢了,美国哪有那么多好企业都是价值增长)。加息才能刺破这个巨大的泡沫,因为这个泡泡就是低息养出来的;
老衲也常上网聊个天啥的,发现比特币最近太火了。于是老衲去找了些同行法师们研究了一下,吓得老衲一身冷汗,这玩意完全不具备货币的属性,是一种特别危险的东西。但是,老衲只能管自己庙里的琐事,这事只是看到了,没权利管,在此借媒体的声音给全球提个醒,珍爱生命,远离比特币。
综上所述,耶伦最近天天失眠,不过她一下课估计就能睡好了。
故事才没有这样结束,被耶奶点名的那位特朗普方丈,在今天又发了一条推特,嘚瑟自己税改取得了重大成功,吸引4万亿美元回流本土……又是一个四万亿,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被吹上天的税改,现在公布定下来是21%。国内半个月钱的那张图15%果然不靠谱。当时川普谈判的底线是20%,现在加了1个点。相比中国目前自贸区各种抵扣下来的18%以下,其实吸引力有限。
如果全球央行都跟随缩表,也许全球经济明年会有个小幅回升,这样对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是利好。这个大环境的利好比局部的年底钱紧造成的小利空来比强度要大。如果中国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能赚到更多的钱,股市才能有牛市的基础。
PS:江歌这个案子我一直很关注,有一个原因是我自己也遇到过这样一个刘鑫。她是学法语的,在比利时工作过,后来交了一个东北男孩。那天晚上这个女孩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她的家里陪他,因为她怕男朋友来打她。作为一名女汉子,我就去了朋友的公寓。晚上她男朋友来砸门,她不给开,那男的就用力踢门骂街,手里好像还拿着刀(猫眼里看不清,因为走廊里是声控的灯)。后来我在屋里报了警,警察来了,那男的跑了,我们怕她再来,我就去酒店给她开了一间房陪她。
这个故事没有完。我以为她们后来会分手,结果没过几天,就又好到一起了,亲亲我我的,那女孩还把我当成了替罪羊,导致那男的很恨我(她说她和这男孩在一起是因为有安全感)。年轻时,都是这样的,觉得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可以我把人家当朋友,人家把我当成了爱情的润滑剂。
很多年过去了,男孩和女孩都各自有了家庭,最后没在一起。而现在想起来,谁的人生不遇到一个这样角色的刘鑫?只是,我那晚报警了,没有选择开门。
如果时光能倒流,在那个夜晚也许我还会选择去帮助她,只是我不该对友谊有那么高的期待。很多事,自己心里过的去就可以了。
谁的人生里没有这样一个刘鑫?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星空财富"
(ID:xingkongcaif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