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的名号居然成了敏感字,所以昨天的文章就永垂不朽了。看来我只能写科技类了。
现在临近月底,要知道最晚出年报业绩预报的一般就是考试不及格不好意思想家长回报的那一丢小盆友,所以,如果你手上的票还没出,要小心了。哪些票最难出现好的业绩,就是突然出现个科技类大突破,但没有完全商业化,这种东西A股比较多,小心。
有人问菠菜,今天券商回调的比较多是怎么回事?一方面很高兴这样一跌就出来问的小伙伴这会诞生,要是在熊市,就不会问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昨天强势的金融地产等今天回调基本也算是意料之中。如果行情再次由主力主导,证券的弹性最好,只要趋势的逻辑不破,没有必要一有回调就惊恐。春种秋收,现在仍是一个大的布局机会。
从技术面上看,指数涨到这里要做一个平台整理。
说下机会:
煤炭、石油、钢铁三个板块,最好各买一个ST等着收钱。这是@艾沙克老师的智慧,因为你那包都会不错,这样干比较稳妥,摘帽的概率较大;
本周军民融合,记住是本周。军工板块有故事且有业绩的,只有军民融合的几个票。难道一定要等出现点地缘危机才能拯救军工吗?如果觉得这版块太难选股,或者担心轮动频繁,跟不上趟,就撸150222,这是我们@艾沙克老师和@今无梦老师的共识,因为里面除了军民融合还有兼顾几个不错概念的,市场一旦好起来,给一点做多的力量就能起来。我们群这两位最近玩分级和指数ETF赚的比做个股稳;
银行、地产仍有投资价值,今天我们公司的几个老师就在抢筹银行。最近好多票,你挂单挂的低根本接不到货,郁闷。地产不是因为房价,而是之前半年多都在调整,现在估值修复。另外,再怎么说也有亮瞎眼的业绩;
赌人民币升值,持续升值,就撸航空。
这轮行情我们总体判断仍是刚刚开启。没错,我们团队不是乐观,是超级乐观。做最坏的打算是2008@股市郑道老师的说法,美国玩资本30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股市不到30年,老去和之前的某个牛市比,自欺欺人能猜对才怪。最大的利好,很可能不是昨天国师在达沃斯透露的那些,如果司法改革配合经济转型,长牛真的会来。而这次资金面一定是外资如场带来的牛市。
问个问题,你们觉得资本市场什么时候让大多数人猜对过?从被媒体嘲笑的中国低学历股民群体,到一张口就α、β的分析师其实都是在跟风。市场永远站在大多数聪明人的反面。因为圣意难测,你以为你抄的是股票,其实你还是在跟着中国经济的起伏,你以为你赌的是中国经济,其实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简单一点,资本市场现在就是要引进来外资,走出去人民币。
说到医药,我还真不是光说医药,而是大健康板块。基因测序、养老养生包括被否的康宁IPO都是大健康。如果你光说医药,就是防御,就是出于消费型需求,这个角度比较有局限性。
CAR-T对于真正研究这东西的并不神秘,不管是不是国际领先,转换成临床推广还要相当长的时间。至少我觉得和新能源都没法比。举个栗子不太恰当,知道二类医疗器械证到三类有多难申请吗?你临床不做个几十万例,发表权威学术论文不给你办证。而符合这种条件的淋巴B细胞特种癌症的病人不是很多,和肝癌、胃癌、肺癌不一样,它是比较特殊的。陆道培有个血液研究院,我了解过,今天不说太多专业学术上的东西,我就说这些新闻离业绩还十万八千里;
康宁是个方向,尽管它被否了。菠菜还是对莆田系的美莱情有独钟的,因为给我的服务体验最好。大健康领域你与其期待技术爆炸,不如去选择那些连锁管理水平高的服务型机构,简单点想国人薅点人口红利的羊毛挺容易。为什么那么多三甲的科室承包给莆田系,因为人家的体系和盈利效应;
如果你把大健康或叫泛医疗行业也看做科技类,那么所有的都躲不开两个定律,梅尔卡特定律(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增加,而成本线性递减)和摩尔定律(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终端性能随时间倍增,数字化大趋势)。用这两个定律看待华大,你还想不明白吗?他们做两件事,导流量做大数据处理,赚这两个定律后面的乘数效应,这招在中国特么受用。另外,搞点科研项目,赚点补贴和经费,你就是传说中的生物高科技公司,其实和10年的1元店,和比特币本质上都是在赚人头的钱(我可不是黑华大,我是佩服);
说药。药本身是依赖政策倾斜强的行业。其实广谱的药同质化相当严重,行业整体改革没个3-5年推不动。这和药审制度改革紧密相关。另外,高价非医保拉动的创新药+强势销售很重要。另外,就是我之前说过的疫苗,独家销售权的,一定业绩好。
PS:今天泛泛的说了医药行业,还是会找机会细说的。有业内小伙伴也欢迎多多爆料,分享你的专业观点,我会翻牌的。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星空财富"
(ID:xingkongcaif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