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白菜想跟大家了一个比较“扎心”的话题——个税!
其实,自从今年两会期间高层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来,大家都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个税起征点到底能提高到多少,我们都不得而知,宝宝们只能静静等待。
为什么突然小白菜要聊下这个话题呢~~那是因为最近我的一个朋友(下称“小光”)跟我吐槽被扣税扣得很心塞。
小光由于表现还不错,上个月零零总总的应税工资赚了18000元,可到手后却发现只剩下12381元了(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单个人所得税一项,就扣掉了1620元。
个税已基本等同于工资税?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个税的征收内容一共包含11项,我们挣的工资只是众多需要纳税的内容中的一项,除了工资之外,包括股息、红利、财产转让、稿酬等等都需要交税。
虽然有这么多项内容,但其中工资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密切。
而令人震惊的是,数据显示超过6成个税收入来自于工薪所得,其比重超过其它10项的总和。以2014年为例,工资薪金所得在个税收入中的占比为65.3%。
而网易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缴纳个税最多的不是中国最富裕的群体,而是工资相对较高的工薪阶层,工资范围大概在8000—38500元之间。
我相信,8000—38500元这个区间覆盖了大部分城市白领和中坚力量。而这部分人,恰恰是目前承担社会责任最多的那部分。
我们还是以我的朋友小光为例:
工资:税后12000元(妻子月收入8000元)
房租:6500元/月(两室一厅,一家三口)孩子入托费:4500元/月
父母生活费:2000元/月(双方4位老人)
基本生活花费:3600元/月
这么算下来,小光全家每月结余为:3400元。
要知道小光的这个收入在北京的白领中也算是中等水平了,可是这样的收入基本无法让他继续更多的投入,比如说攒钱购房。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这么迫切的期待着个税起征点的再次提高。
“单纯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公平”,这是真的吗?
其实,我国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提案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7000元,那如果按照这个起征点来算,小光能省下多少钱呢?
![]()
通过这张图我们看到,起征点提高后,小光的个人所得税从1620元降到了845元,省下了775元,几乎省了一半的钱。
你也许会说这也没省下太多,但是相较于这个工资水平,已经不算少了。
但是,有很多人是反对这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比如原财政部长楼继伟就曾表示,“单纯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公平”,著名的经济学者贾康也曾这样表示。他们的理由是,提高个税起征点之后对穷人不利,因为这会让富人省下更多的钱。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假设一个富人的月欣薪为80000元/月,我们看看分别按照3500元和7000元的标准来看:
起征点3500元
![]()
起征点:7000元
![]()
前后个税差为:19472.68-18247.68=1225元,虽然1225元远高于775元,但是这个节省的金额真的远低于这些反对者所说。
小白菜的意思就是,“别拿着为穷人说话当幌子,你当我傻吗?”
3500元的起征点合理吗?
个税起征点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不受缴税的影响,也就是说,每个月用来满足最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不应当缴税。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3500元能够满足民众最基本需求吗?
小白菜这里就直接引用网易研究局调查结果了:
计算发现,2016年时,至少39个大中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杭州、长沙、宁波、无锡、温州、厦门、金华、南京、包头、济南、呼和浩特、天津、青岛、乌鲁木齐、沈阳、大连、武汉、福州、烟台、泉州、哈尔滨、贵阳、长春、西安、惠州、成都、三亚、昆明、郑州、兰州、银川、洛阳、牡丹江、南昌、常德)和9个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辽宁、内蒙古),满足其居民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的费用已经超过了3500元,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劳动者在超标缴纳个税。
(注:大理数据缺失)
从这点来看,提高个税起征点真的是迫在眉睫,小白菜和劳苦大众们也希望高层能够尽快将这项政策落实。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星空财富"
(ID:xingkongcaif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