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
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世说新语·品藻》
市场大涨,人气又有点回升了。受总理挂帅科技小组的利好刺激,两市科技题材带动了人气回升。菠菜早就说过,科技类特别是芯片半导体等是国家战略,不是说说而已的。这几天的文章写宏观面的比较多,是为了不让大家迷茫,但我一直坚持的是这里是底部区间,有大跌的时候就是买入机会。
比如今天,我又看到不少大V在说明年9月份可能会放开生育计划大家也不想生,因为房价高、教育成本高。这点我特别不认同。中国老百姓不是没有房子住,也不是给娃上不起学,而是人人都想着来北上广买两套房子,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资源错配造成的。
再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人们会有幸福感?还不是自己不比别人差,就会心情很好;反正,你看到别人住好的房子,有钱送孩子读更好的学校自己没办法解决,于是就有了落差。像菠菜的长辈们总是称赞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那种平均主义,什么东西都国家大包大揽,经济增长缓慢,但他们觉得那时候没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放开二胎后一年多,201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上年减少63万人。我看了一些解读说人口下降了,其实不确切,应该是新生儿数量下降,也就是增速放缓,人口总数还是在增加的(而不是负增长)。如果放开生育政策,现在有生育意愿的人也很难弥补增速下降。
说到底,这些问题都是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的。比如我们住在朝阳区,最好的中学在北京也就排名33位,好的学校基本都集中在西城和海淀。北京某些区,N多年都出不来考清华北大的。这些问题常年得不到解决,就是因为某些人的奶酪动不得。在教育上千万不要学欧美,他们的私立学校本身就是阶层壁垒,穷人家的孩子下午三点放学就去玩了。精英阶层的孩子照样是刻苦的,一点都不比中国学霸轻松。大家应该庆幸,上清华北大不用找名人写推荐信,名牌大学在国内没有私人股东。
通过这些教育问题,影射出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建设和开发,所以现在才有了中西部开发的政策方针。上述讲了这么多看似和股市没有关系的话题,其实正想说明一个道理,中国有潜力,需要改变的地方很多。至少我们可以在国内实现制造业产业分工,这就是大国人多的好处。我一直认为现阶段我们不是在享受人口红利,而是在享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红利。从媒体运营的角度,现在输出思想的基本是一线城市(自媒体分别也是),然而这不是中国真实的状况。很多地方的需求没有得到重视,比如说疫苗,在风波过后那些具有垄断能力或独家代销权的依然是稀缺资源。大多数国人是打不起进口疫苗的,国产疫苗的需求可以说是人口基数上的刚需,这就是股价的洼地。
无论是手机产业这种所谓高科技产业,还是传统的房地产行业还是互联网概念、新能源概念,在中国最核心的商业逻辑就是人多,就是有订单就有业绩。这和10多年前的1元店其实本质上差不多,都是赚人头钱,要么赚有点钱的中产阶级,要么赚基数大的穷人。
很多小伙伴最近和菠菜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选择标的,我认为现阶段就是看那些有实际销售额支撑,最好有充足现金余额的企业。另外,如果你选不好,就踏踏实实的逢跌买50ETF,300ETF至少从长期看比自己瞎折腾要好。散户里真正能跑赢指数的永远是少数。
A股还有两个大逻辑,今年以来未发生变化:
加入MSCI后外资进来会买蓝筹白马;
科技概念会越来越被市场重视,尽快有些护城河不深,但国家会帮你建护城河。这里提醒大家关注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如果你是大领导,自己的亲儿子总是要照顾的,懂?
今天上交所出来了一个关于停牌的新规,其实也不算特别新,要减少不必要的停牌。大家都知道本周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布特斯拉打算私有化,然后被质疑才停牌不到2小时,这已经是美国比较少有的。咱们A股动不动就停牌一两个月,有的大半年,搞的投资者措手不及。所以监管层才再次强调要充分披露。从中也体会出市场进一步在开放,迎合国际投资者的要求,再次感到底部区间,规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关于特斯拉私有化的原因我昨晚写了一篇发在了小号“菠菜的星空”(ID:bojinlicai)上,这里就不占用篇幅了。
PS:东晋有两位相爱相杀的好基友,一个叫桓温,一个叫殷浩。这两位都是世家子弟,在当时的社会就像吴亦凡和鹿晗一样家喻户晓。两人后来都当了大官,桓温字在公元347年平定了成汉,达到了人生巅峰,掌控了长江中上游。而殷浩一直被当时的权臣司马昱器重,这时东晋朝廷为了平衡桓温的势力,搬出担任扬州刺史的殷浩来,让他与桓温抗衡。后来桓温要北伐后赵(公元349年),被朝廷驳回,派出个怂人褚裒,结果失败。第二年350年,皇上换人了,冉闵称帝。桓温再次要求带兵北伐,朝廷还是没当一回事。他只好亲率五万大军顺流而下,做出逼宫之势。全程司马昱吓尿了,于是安排心腹殷浩北伐。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段问答。
桓温问殷浩:“小殷,你和我比,谁更强大?”
殷浩回答:“温温,我和自己打交道多年,宁愿只做我自己。”
很多人在网上都在比较中美两国的强弱,抱有温和消极态度的人随着特朗普的强硬态度越来越多。但是正如这个段子里殷浩所答,只有做好自己足以。如果中国能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断的做好制度建设,创造更多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怕没人和我们做生意吗?
世间最难的不是与强者抗衡,而是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