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美团的商业模式值钱吗?菠菜原创

美团的商业模式值钱吗?

发布日期:2018-08-25 来源:菠菜的星空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如果当点评不在客观公正时,是否会动摇美团的商业价值?

美团的估值一直是业内热议的,美团把自己逼到这份上给整个市场的印象是上有京东、小米,下有拼多多。据说,美团已经口头通过港交所聆讯。然而,菠菜最感兴趣的是他的估值,据说在450亿至550亿美元。由于经常用大众点评订餐因此格外关注美团。今年6月份,美团宣布将会在香港IPO上市,计划融资超过60亿美元,估值超过了600亿美元。一举超过小米,紧跟京东之后。然而现在短短两个月过去,美团明显已经瘦身。

 

(不降估值的瘦身,不是成功的瘦身)

 

美团的估值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美团对自己的定位。

 

我不想从估值模型来评价美团的合理性,美团估值的变化反应了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理解。我一直认为美团的商业逻辑和腾讯的社交、阿里京东的购物截然不同。就商业模式而言,美团的优势在于:

 

  1. 一家平台型电商的头部公司,有大量的用户基础(20173.1亿用户,国内电商平台排名第三)。与其说用户基础,不如更直白一些,已经烧了足够多的钱,有基础。互联网平台类公司是稀缺资源,赚的是流量变现的钱;

  2. 美团的综合性。开始认识美团大多数人都是从其美食点评、订餐开始了解的。而现在其在积极扩展新的领域,定位在生活服务综合超级平台。比如榛果民宿、大众点评、章鱼生鲜、美团打车等,这些子公司和相关业务构成了强大的业务渗透力;

  3. 以点评带动销售,而不是以销售反馈点评。大多数人用美团、大众点评已经成为生活的依赖,比如菠菜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会先打开大众点评去看评分高的商家,这已经成为很多人形成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

  4. 美团依赖大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刺激消费是经济低迷时期的重要手段,美团来自商家的收入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依赖实体经济。只有更多的商家加入美团,这个蛋糕才能做大。

 

 

为什么估值会下降:

 

  1. 市场大环境不好,资本市场慢慢寒冬能否过去,还要看全球经济基本面的恢复情况。因为整个投资圈的风险偏好普遍下降;

  2. 美团过于依赖腾讯。美团如果离开腾讯的云服务和支付支持,业务会急剧下降,除非其有自己的社交平台。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腾讯持股美团20%超过其创始人王兴的11%。那么竞争对手阿里旗下的饿了么也有30%的市场份额,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成长相当迅速,已经拿下30%的外卖市场。饿了么采取的会员制类似京东的plus,是要付年费办卡的,这样更利于回笼资金,客户粘性也更强;

  3. 一直没有实现盈利,仅是缩小了亏损规模。这条是很多人看不懂中国互联网后起之秀的理由,对拼多多也是如此。菠菜理解市场对于互联网公司不应该要求那么快的回报。我一直认为美团上市有点早,也许是创业者被资本逼得无奈吧。互联网平台类公司可能实现利润高成长至少需要10年到20年,需要市场更多的耐心。这点类比传统的制造业有相似之处就是周期特性明显。

 

 (从普京大帝如履薄冰的坚守20年约定看,资本市场难有耐心等待王兴的10年规划)

 

美团最大的优势,我认为是消费的频次高客户具有的粘性更好。我自己作为美团的客户而言基本每天都会打开大众点评,从找饭馆到剪头发,美团提供的生活便捷性目前是阿里的短板。就订酒店一项,目前美团已经超过携程、去哪网之和(2018年二季度数据)。因此在综合类平台的高频消费优势下之前细分板块龙头的市场也可能被蚕食。

 

到底是综合有优势,还是细分垂直领域更有潜力?这要等市场充分竞争后给予我们答案。至少美团比拼多多这种购物平台潜力更大,因为他在充分发掘我们每个人每天所有可能的消费,连去家门口的邮局、银行都可以点评。              

 

 (那些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的行业的客户会不会在美团开一场这样的大会)

  

点评获得的排名是否是市场的真实反应?消费者是否会被误导。

 

由于菠菜自己在大众点评上是Lv6(很快就要到最高级别Lv7了),所以进了不少美团的小圈子。我要说点这里面的潜规则了:

 

  1. 每次参加霸王餐聚会和高级的用户交流,都会发现其中不少以写点评为生。其中不乏有专门写的好(主要是照片拍的好看),受商家邀请带团去吃饭,然后在社区发转帖,收取商家的费用。因此用金钱找美食达人刷好评,已经成为美团生态系统上的一门“生意”;

  2. 差评删帖要给钱。不少人会因为吃了一顿不满意的餐或其他服务而写吐槽点评。商家也有私信要求其联系方式,给钱删帖的;

  3. 混成高级别的职业点评达人,美团有社区组织黄金写手培训。其实很多看似完美好看的点评,往往参考性并不强。菠菜加入的达人群里,不少是专业摄影师或者公关公司出身的,不乏有商业目的明确的主动出击。

 

至少在北京,你想开一家网红店,绕不开美团、大众点评、口碑,这些平台上的点评意见已经直接影响客户选择从而影响到店量和翻台率。

 

那么,我们想选择一家商户消费的时候,这些排名和点评意见还有多大价值?如果当点评不再客观公正时,是否在动摇美团的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