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迈瑞医疗IPO的同时,创业板再创新低,而主板并没有继续下跌,说明A股先于美股有企稳的迹象。随着美股三季度业绩的公布,不少公司是超市场预期的,因此再次出现强劲反弹,昨晚道指直接反弹了2.17%。我特别提醒大家:
1、亚马逊等权重企业的业报对市场的提振左右要释放几天,但这是否能低效资本对美股乏味的兴趣有待观察。如果资本打算远离美股那么会逢高建仓,如果美国复兴的神话继续编下去那么美股就不能言顶(我自己选择前者);
2、A股是否会从底部走出来,主要受国内政策的影响,但这一轮我看到很多资本仍对市场观望,说明既没有超预期的东西出来又没有预期的政策落地(减税)。从昨天的消息面看,不少遗留问题比如长生生物、贾会计等事伴逐一实锤;
3、最关键的,三季度季报A股的权重是否会有超预期表现?但即使有超预期表现如果财政刺激政策迟迟不落地,资金入场意愿仍低。
除了深圳之外,其他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组织资金入场救市。昨天菠菜文章中说了深圳,其实还有山东、河南、福建、四川等成为接盘主力。这事并没啥创新的,因为之前1991年就用过这个招。那时候资本市场的规模没那么大,但救市的效果比现在要好。地方政府牵头找钱去救本地的上市公司背后还有一个隐情,就是地方商业银行的Z务问题不想在四季度爆发。与其把这种行为说成是救市,不如说是救银行,救自己的财政窟窿。因为都是国有资产本来就绑在一块了。海淀区政府也要出来解决质押问题了,对困难企业进行扶贫。
这里不得不说另外一个隐含的问题(反正现在交易冷淡,阅读量有限,估计不会太显眼),G20我们不想玩了。不要光看到特朗普退群,如果国际合作和对话都要分阵营的话,中国也会选择。因为这次峰会的主题是与国有企业是否干预市场(所以才有了国有企业中性概念这个说法,但在银行层面怎么执行?国企依旧是高授信,容易拿到钱)。这个峰会今年在阿根廷召开(南美主要是美国的裙带利益国),国内对此报道有限。,但我看到前不久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财长们都在焦虑中美XX站对自己国家的影响,以及中方的对策。海外人士对中国的评估共识是很可能政府Z务会增加。
快到年底了,最不能说的就是Z务问题。今天我们家小编早上有事,我先写到这里。接下来我会详细分析Z务规模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保增长从技术层面讲就是尽快解决Z务问题使得银行和企业能活下来。
的确,很多小民营企业没有上市,但这些中小微民企是承担了中国大部分就业。那些上市的大公司都如此艰难了,这些小公司怎么可能有订单呢?整个经济还是需要流动性,提供流动性的本身可能还是要加杠杆的。
PS:今天市场可能会反弹,最近关注一下军民融合板块,以及被地方政府照顾的相关个股。中长线,我依旧保持对科技股的热情,中国经济未来增长需要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