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让我打开眼界的“精准扶贫”菠菜原创

让我打开眼界的“精准扶贫”

发布日期:2018-10-19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前两天我们团队的@迷失在股海老师回老家内蒙古某地,现在是精准扶贫地区。他给我讲了一下当地所谓“精准扶贫”真让我打开眼界。有些本来就不愿意外出务工的懒人,在当地有了扶贫政府更不愿意务农了。随便有点小病就想办法住医院(当地医院没有北京床位那么紧张),这样连冬季的采暖费都省了,医院还人多,可以聊天看电视。他们住院基本自己就不花什么钱,因为有扶贫的医疗。这地方工业和民营经济都不发达,有点钱的就是当公务员或者医生这种相对稳定职业的人。这里公务员上班特别清闲,每天就是填精准扶贫表格,不是想着怎么要钱就是怎么花要来的钱。


菠菜以前只知道扶贫只会越扶越贫,但并不知道可以扶贫过上高福利生活。当时股海老师总结了一下,扶贫最终使得那些本来就是当地最懒的那帮子人,更不愿意劳动了。这些并不都是留守老人还包括很多正值壮年的劳动力。



(这段子叫“为啥不搞平均主义”)

财政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如果不减税,财政也不会主动“减支”,财政的钱还是会花在养一些闲人以及低效的基建上。


再来看看股市最近的救市政策和精准扶贫如此相似,更加背离了市场调节的初衷:


1、“驰援”上市公司这种做法,本身就造成了市场的不公平。凭什么没钱补充担保物就要用财政的钱来救?那些辛苦经营承受高额财务成本,且还在正常交税的公司就不该得到照顾吗?

2、某些地方还要开动员会,让银行不要去要债,所以我们才看到银行权重股领跌。银行这段时期要不会钱的后果就是盈利能力降低,直接导致指数进一步下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占的权重最大,不良资产激增会最终诱发经济危机(一个假设,目前没有);

3、所有救市的钱最终总是要通过割韭菜出来的,大家心里有点数。哪个优秀的公司是靠救市实现的连续利润增长?


下破2500的心理关口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汇率下跌。只有人民币破7之后可能股市才能暂时释放风险。现在无论个人、机构、游资、外资都是被套的。如果不是有债主催债,一般谁会去卖?看到不少大V在骂那些还在减持自己股票的大股东,其中有不少是因为企业必须变卖一些资产来还钱。这里就包括变卖房产、金融资产。


唯一的好处是市场出清,连杠杆都没的加了,因此两融数字也创了新低。这时候菠菜提醒大家,那些清仓式质押的公司一定要远离。


有个不幸的消息,我们央妈发行高能货币是依据外汇占款(简单的说是收了多少外储就发行多少人民币)。昨天18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9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减少1193.95亿元至21.4万亿元。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我告诉大家是2017年1月以来降幅最大。昨天文章也写了外储我们也在下降(9月环比下降227亿美元)。



倒推一下,如果政策的底线是保房价(保银行),那么很可能我们要经历一轮货币贬值。如果消费刺激的到位话,不会通胀得太厉害。最近一个多月从原油到大宗商品都在涨价,玩期货的几个兄弟们都可嗨森了。这种工业基础原料的涨价最终会传导到消费品,只是时间和强度的问题。


PS: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冒季节,所以,我也被传染了。本来想详细的写债务问题,但由于自己脑袋数量有限,就只能慢慢渗透写了。总之,我们感受到股市绿色的春天时,就等待着决策层更多实质性利好政策的推动了。


内债,各国、历朝历代都没打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