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商誉魔术揭秘菠菜原创

商誉魔术揭秘

发布日期:2018-11-20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你是个骗子!

你说错了,我是个造梦者。

 

——《大魔术师》

 

关于昨天我文章商誉减值风险提示横空出世,这个雷早点爆总是好的里说的商誉问题,我在自己今年生日那天写的扒一扒CPA和投行精英都知道的财务报表秘密一文中对先行会计准则的漏洞有过详细的观点阐述。如果问我什么时候市场真正在出清,答案不仅是退市制度等交易规则制度的完善时,更是会计准则修改之时2007年的那波牛市根本就是财务报表做出来的利润(此处不展开)。

 

有的小伙伴去看了度娘对商誉的解释是: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企业比较,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商誉其实和上述这些没啥关系。说这个会计科目是“毒瘤”,原因是没有商誉的量化标准,基本在实操上是市场议价。举个栗子,菠菜帮A老板办了一件大事(比如摆平小三啥的),想和A老板要10万块好处费,但又想搞的合理合法,于是就想了这样一个办法。菠菜出资2万块买了楼下一个书报亭,冠名为菠菜读书俱乐部,然后让A老板用自己的公司把这个资本并购过去。A老板支付给菠菜12万,2万是报亭的估值,10万作为商誉来记账。当初卖给菠菜报停的B大爷不解的问,为啥我刚卖给你的时候是2万,现在你再卖就多出10万块来呢?你小子连经营都没经营!菠菜解释道,因为我是名人啊,我有品牌效应人员素质高啊,我英语36级,博士前毕业,这些给这报亭增加了溢价收购的理由。

 

再说收购完菠菜读书俱乐部的A老板,本来自己心知肚明这事原委。于是第二年就以菠菜影响力下降等理由计提了减值,然后逐年用利润把这部分无形资产成本给摊销了。这样也有好处呀,因为本来A老板公司每年盈利100万,这样一计提利润就少了,至少可以少交税了。商誉也成为杠杆并购中加杠杆的重要理由。

 

辣么问题来了,A老板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未因这笔并购而增加,但企业的真实利润却做了一次利益输送。因此,商誉是真正的无形资产,你不仅看不见怎么来的,你也不懂他是怎么没的。我们一直主张的以法律依据记账还没有真正使得现行会计准则改变,这才是最悲哀的

A股商誉有多少呢?菠菜7月份的时候统计过大概2万亿,昨天我看某知名大V的统计1.44万亿。这个总体数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股票池里的个股商誉占总产的比例高不高。2015年的那次短暂的牛市也是上市公司并购活跃的时候,这次证监会提醒的商誉减值可谓秋后算账,主要针对的就是那一批并购。

 

再往深一层说,计提减值的好处是风险在四季度财务报表中集中释放,可以预见创业板很多个股的业绩由于计提商誉减值,可能业绩会在明年一季度得以释放。这也就是为啥我们团队认为走出箱体指数上行最快也要明年一季度。但这时候是建仓能的好时机。这种无形资产占总产比例较高的情况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行业:

 

  1. 影视娱乐、传媒公司(众所周知的某些导演、明星今年暴露出的问题);

  2. 计算机等科技类公司;

  3. 某些央企、知名上市公司搞个颁奖商誉就大增;

  4. 医药、生物医学(披着高科技公司的外衣,赚着国家各种补贴的大有人在)。 

PS:再BB点商誉的历史,这条会计科目最早是在美国洛克菲勒并购大大小小炼油厂时出现的。为了体现犹太富豪洛克菲勒的慷慨没有借助自己的强势对被兼并的企业压低价格,多数情况下他是按账面价值收购的,那时额外的无形资产就记在了Good Will这个科目下。这东西从出生就是满身泥垢,为了体现资本家的慷慨,到了现在被扒了层层外衣后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其背后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