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科创板来了,是洪水猛兽or绿水鬼?菠菜原创

科创板来了,是洪水猛兽or绿水鬼?

发布日期:2019-01-31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中国股市最大的症结——没有完善的退市制度,为何几任村长都推不下去?纵观这些年证监会工作做了不少,最显著的就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吸引境外投资者入场。但退市的阻力一直是巨大的,也许很多人不想让那些“壳”一文不值。世间最难的事,莫过于让你去抢某些人的饭碗。只有真正经历过IPO流程的上市公司都知道,再上一次有多难!老三板是个弃儿,俨然是一块资本市场的墓地,起死回生的少之又少。问为什么不愿意退市,和问为什么不愿去死是一个问题。

 

股民永远等不到资本市场制度完善的那天再推出科创板,因为,已经来不及了。只有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停下来只能把问题不断的放大

 

于是,昨天科创板细则征求意见稿来了,复制新闻稿也没有意思,说一下我的理解:

  1. 科创板由方星海主导,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出席了吹风会(中国经济50人论坛也有方星海↑,足见副村长的重要性);

  2. 科创板企业上交所负责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之前是证监会审核,不是还有发审委么现在全都交给交易所),注重信息披露,审核3个月内完成,注册20天内完成(其实速度我不那么在意,之前要是IPO一个至少要提前2年准备);

  3. 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希望大家能理解盈利的公司更好,不盈利也有好公司,但像BATJ这种都是凤毛麟角的了);

  4. 采用保荐加跟投模式,跟投机构不能参加询价(证监会最应该整顿的就是一级市场);

  5. 投资者门槛50万,参与证券交易满24个月。(前面那个50万的门槛和没有区别不太大,自己理解吧,尽管说了是)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后续20%

  6. 触发退市就直接退市(别再搞ST了,已经进步了);

  7. 允许沪深港通资金交易(直接带境外资金来炒);

  8. 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要等着看细则,一定是有专利标准,有专家组评审结果的。至于专家的意见的含金量,呵呵……有总比没有强。)


 

昨晚讨论稿一出来,就炸了锅,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担心会分流资金。在发表菠菜个人拙见之前,我先讲个段子: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做过一个大胆的实验,把两辆同样的车分别放在穷人区和中产区。实验者把放在穷人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没过多久这辆车就被偷走。貌似这也是大家预想中的答案;放到中产区的那辆一个礼拜都没人偷。于是实验者把那辆车的玻璃凿出一个洞,结果没过多这辆车果然被偷了。

 

1982,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萨琳依据上述实验提出,如果有这样一幢建筑,有几扇窗户破了但没有及时得到维修,很可能会有人破坏更多的窗户直至闯入建筑里甚至放火行凶。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说明一个道理,要对犯罪行为零容忍。

 

菠菜在搜集材料的时候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细节:

 

  • 1969年是美国第五次经济危机,西方经济学把原因归咎为凯恩斯主义(1969-1971);

  • 1982年是美国里根时代经历的货币紧缩导致的经济危机(1981-1982)。

 

我想说明一个道理,越是穷的时候越要防微杜渐,越要守住底线,越要尽快把破窗赶紧修好。从B股到老三板,从中小创到沪深两市,退市那扇破窗一直破在那里,才造成了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现象。科创板改了退市机制,主板还会远吗

  1. 科创板是二级市场不是一级市场,而新三板是一级市场,所以叫挂牌不叫IPO。单拿出来和新三板500万合格投资人做比较,不太恰当;

  2. 尽管有不少失败的作品,但不能因此就放弃了尝试的勇气,因为太多创投资金需要解套;

  3. 一定会与现有主板市场形成适度竞争,对于企业而言,哪里上市成本低,哪里更方便的融到钱就去哪。如果有机会各位去了解一下过去IPO中间有多少隐性成本,真的会吓死。缩短上市审核时间对企业来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省钱,因为好多公司根本拖不起;

  4. 如果科创板能起来,主板相关科技类公司也会受益,有些大公司的子公司也打算剥离出来去科创板上,这是极好的机会;

  5. 也许有一天科创板失败了,但一定会有一些优质的公司因此而获得直接融资,从这个意义上讲值了。不管经济大环境如何,要给新经济搭建更大的舞台。科创板就是科技2025


与其等待主板一个个爆雷后重回牛市,不如主动再开一个牛市来带动,畜生总是要赶的。

咪蒙团队的刷屏爆文《一位寒门状元之死》里有个细节,女主去见投资人,那位40多岁的投资人戴了一块“绿水鬼”(见上图)。在投行和创投的几个群里,这个桥段迅速被大佬们集体嘲笑……谁会去戴这么扎眼的表?真是一篇文章,毁了劳力士一个产品。也许透过这位年轻写手的视角看待资本市场投资人,都是豪车+名牌,雪茄+泡妞,但其实,这个圈子充满了焦虑更需要专业的判断。这10多年来,菠菜没见到哪个肚子里没货的傻货能混的如日中天。如果有,也会被时间证伪,逃不过他自己的那个明斯基时刻。

也许,这就是市场规律,好的坏的都该得到合理的估值。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溢价发行,创业就是为了套现实现人生价值的日子早该结束了。但是,探索资本市场制度完善的尝试不该停下,因为中国梦需要。

 

到底科创板是洪水猛兽还是绿水鬼?看看池子够不够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