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有个鼓舞人心的数据,央行公布了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首先,社会融资规模本身就是一个增量的概念,反映实体经济从金融系统获得的资金总额。这个金融体系并不单指银行,还包括券商、保险以及一些非银金融机构。
为什么说这个数据鼓舞人心呢?因为之前央行曾经用过很多降准、MLF、SLF等众所周知的调节手段,然而实体经济并没有拿到钱。不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银行迫于自己的考核压力越来越惜贷。
这说明一个实质性问题,流动性充裕,企业真正拿到钱了。
1、比去年同期增加是菠菜意料外的。因为去年1月份那是记忆犹新的吃饭行情,那会儿元旦过后是大放水。如果站在去年的数据上社融还多了1.56亿,那么企业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2、市场所有的担心,是企业还没来得及拿到钱就先死了。讲真,上市公司再烂在银行那也比大多数未上市的中小企业授信度高。每个上市公司上下游都是一串企业,这些要是都缓解了资金紧张,相当于冬季里通了暖气,冻死的人少;
3、之前市场预期是4万亿,现在是超预期,利好股市,同时也利好债市。
为何爆发选在了今年?
按照套路出牌的话,12月份最紧,1月份赶紧把钱放出去也是常规操作。菠菜注意到另一个数字,就是1月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088亿元,去年这个数字是0。而1月份10天的时间全国95支地方债就发完了,合计募资4179.66亿元。这说明一个问题,天量基建还在路上,拉动GDP增速不大幅降低还是要靠基建投资,这一切的谜底要到3月5日揭开。菠菜一直不敢建议去撸蓝筹,就是没看出来具体发力点,随时可能继续被套。据路边社透露,今年新基建着力点在于科技结合,我猜想除了5G外,人工智能也是一个接下来的活跃板块。之前叫智慧城市的,和基建一结合就成人工智能了,你懂的,A股就是容易出新概念。
最好的结果,经济数据1季度见底(如果晚点2季度),资本市场先行企稳。(PS:去年央妈和财爸推开门在大马路上吵架起作用了,至少现在财爸干活了。)
说点干货,如果赚了钱记得给本菠菜点个赞:
1、公路、轨道交通,如果你不知道具体工程,就撸上游的钢铁水泥,今年我们团队认为水泥会有较好预期;
2、水利、环保,主要看中西部地区、环京区,不想冒风险就要等开完会官宣。我今年是不主张炒地图的,环保可以和污水处理结合,只做头部公司;
3、棚改工程,永远不会丢的重点工作,看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还会有国有大型房企参与,这里注意一些短板地区。
现在好在,每个立项都跟上一笔对应的资金,有债有投资,而不是大水漫灌。从这个角度看,宏观调控是越来越精准了。这都要感谢太平洋对面的特朗普,在他上台后的这两年努力下,美国政府不仅实现了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停摆,加州高铁项目最终流产,周末又宣布了美利坚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这一切只因为想花57亿美金修墙。
灯塔国为啥拿不出这点钱呢?因为美国国家债务已经突破22万亿美元!终有一天,我们会看到脱离实体经济为依托的美国模式会破掉。而美国自己的制度红利也即将烧完,这才是最可怕的。
本周看调整,如果好的话会重新站稳2700,静待3月份的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