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盘中爆出一则缺乏技术含量假新闻:
为啥说没有技术含量呐,因为监管部门一般窗口指导的是机构,直接喊话媒体这种情况极少,特别是在目前的大盘点位。这典型的用散户思维来想象监管动作。20年前可能会有这种事发生,现在这种方式的意义不大,监管部门可以有其他的表达方式。不过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假新闻已经开始服务于踏空者,这也是一种舆论风向的转弯。
曹石山果断出来辟谣(如下图),有一部分投资者开始反思,指数是不是该调整一下了?菠菜一直等的不是调整,而是分化。现在老炮群里都在研究低价股哪个还没太大动静,这已经违背了价值投资的初衷。
是的,普涨之下,没人会静下心来琢磨价值投资,都在找下一个热点在哪里。这种情绪上的转变也可理解为风险偏好提升,韭菜们愿意冒险了。
这里我们留意一个细节,就是中信证券给了中国人保“卖出”评级,且未来1年内下跌空间超过53.9%。去年10月份,菠菜之前在《降准!减税!开工了!》(可全网搜索)一文中特别说了对于当时闹得火热的中国人保IPO我不是很看好。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家公司,后来产寿险分业经营后才分出来国寿。人保后来也跟着做起了寿险,但归根到底之前的基础依旧是财产险的底子,财险难挣钱不如寿险油水多。昨晚,有小伙伴私信问我,为啥人保和中信证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财政部,还这般折腾?我心中一笑,央妈和财爸还都是国务院下属职能部门去年不也是公开干架么?财政部同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是诸多央企的实际控制人,这不是什么秘密更不能就此成为给出卖出评级的理由。
那么,是什么神秘力量使得中信证券给出了人保这种如此强烈的看空预期呢?
1、人保的定位仍是“财险”龙头,是公司在“寡头”格局下的规模优势的体现。这里说到底,还是人保吃老本,吃资源的饭。但报告中列明的风险直指要害“长期低利率,车险行业竞争”。这点早就在曾经路径相似的中国人寿这家公司反映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越来越显著;
2、对于卖方研报而言,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估值过高,受益于公司财产险业务13%左右的ROE水平,中国人保未来三年摊薄ROE为9%~10%左右,对应每股净资产复合增速为10%左右。参照市场估值平均水平,分别按PB和PEV分部估值看,预计公司2019年合理股价为每股4.71-5.38元,对应1.25-1.42倍PB,对应13.1-15.0倍PE。而现在中国人保的股价居然是11-12元(昨天最高都冲到了12.83)显然是必须给出卖出评级;
3、同时H股股价为3.8港元/股,对应的PB为0.86倍,PE为9倍,P/EV为0.71倍,股价显著低估,给出港股中国人保买入评级。
简单的翻译一下研报,中国人保A股存在严重高估,H股则被低估。(后半句很多评论都没有解读,这反而是机会),此份评级对险资并不构成整体利空,因为毕竟其他主要以寿险为主业,还是赚钱的,影响情绪层面而已。随后,昨天人保自己也发布了一份公告(见上图),提示风险,表示中信证券说的对。
有人说中信的这份卖出评级报告反映监管层的意愿,怎么说呢,不敢特别苟同,但有个客观的环境必须要考虑,就是如果6月份科创板出来的时候大盘已经上到5000点甚至更高,完全不经历几个平台整理,那么给科创板的压力会非常大。因为市场还有2015年的记忆,到了阻力位都开始猛烈砸盘,科创板第一股就惨了,直接破发都有可能。
老祖宗说,啥事都要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这个方法论放在IPO上就是:
【天时】——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大环境;
【地利】——中国资本市场小环境;
【人和】——先上市的那批公司本身的质地。
三条中唯一村长们可控的就是第二条,因此适当的时候提示风险是必要的。今天整体菠菜看分化,但人工智能和昨天我文章错过了5G,别再错过工业互联网了里写的边缘计算、优质券商(有业绩支撑)仍是值得关注的机会,因为有不少还没有涨到50%以上。
还有一个大环境,欧洲央行给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因此继续保持低利率。热钱又流向美国,美元走强(欧元主动走弱),美股风险急剧增加。因为跨国大公司的盈利会因此受影响。美股还是要跌的,今天A股可能会迎来调整,38节要是收绿了,各位男士们就要哄好媳妇,绿色不吉利是吧?哈哈~~
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能提升对公司基本面、行业基本面的解读能力,看懂研究报告是第一步。频繁的在牛市做短线不如踏实的研究公司,这样你才能找出黑马,并长期持有赚钱。牛市是躺赢的机会,不宜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