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人造肉”会成为风口上的猪吗?菠菜原创

“人造肉”会成为风口上的猪吗?

发布日期:2019-05-06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环保政策意味着养猪成本上升,那些畜牧业养殖业的公司盈利能力能否维系?越来越小的饲养规模能否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



上个牛市,听说风口上的猪都能上天,而最近美国有一家“假”猪肉公司的股价也已经飞上了天。这家公司就是刚刚完成IPO的Beyond Meat,上市第一天暴涨163%。于是,火了一个概念“人造肉”。这股带着洋气的赚钱效应给假期中的国人打了少许鸡血。

人造肉这玩意在国内外本来就不是啥新鲜事,以前学校的小卖部里总有各种“素肉”小零食卖。当然美国人更注意健康饮食,比如素食就有很多门道。他们还发明了两个单词来表达,vegetarian和vegan。前者表示不吃肉的素食主义者,但是可以吃鸡蛋和奶制品;后者是全素,只吃植物,也被称作严格素食主义者。去美国星巴克点个咖啡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加牛奶、脱脂牛奶或者豆奶……足见,健康饮食这个在西方社会火了几十年的概念,还会更火。因此人造肉在美国市场前景很好,在超市里摆货架的时候也会被放在肉类冷柜上(会标明是人造肉)。

再看看国内,菠菜父母这一代养生,基本都是靠玄学。我爸的朋友前两天又从某省寄来一个大箱子,打开一看是传说中的药酒。那淡黄色的液体在一个硕大的玻璃瓶子里,可以看得到底部沉淀着一些死去的爬行动物。我真想问问那位叔叔,你咋不把整个动物园都泡成酒?我妈则是有个头疼脑热就去让我帮她用手机挂中医医院的专家号。我不是黑中医,我是看不惯某些中医砖家的套路太low。我陪我妈去了几次我都学会了,见到女的就说是宫寒,见到男的就说是肾虚……不知道这些砖家是号脉号出来的,还是背话术背出来的?最近中药股也是爆雷不断,我们团队的CPA大橙子也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写了一篇存贷双高的康美药业,一个300亿的谎言。

所以,科学的改变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是个长久的话题,也是个值得投资的领域。

Beyond Meat有多少好莱坞大腕和明星企业家买我不太关心,菠菜关心的是每次环保治理国内猪肉价格都上涨,这种周期性逻辑能维持多久?环保政策意味着养猪成本上升,那些畜牧业养殖业的公司盈利能力能否维系?更简单的说,越来越小的饲养规模能否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

看了几份专业材料,其实人造肉还真的不是我前面说的那样,目前主要是人造鸡肉和牛肉。也许是因为老外不像中国人那么爱吃猪肉,也许是目前的技术还没能把猪肉模仿的很像,总之目前Beyond Meat公司主要生产用植物蛋白为原料的素肉。在人造肉的领域,还有一种是培育的,这种就像是从动物身上的真肉里把干细胞分离出来,让它在生物反应器中“长”出肌肉,实质上是动物蛋白。目前这种技术成本太高,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菠菜是肉食动物,我是愿意吃第二种的。

对于餐饮行业,这种技术一定是颠覆性的。菠菜有个好闺蜜是开连锁餐馆的,后来她家生意做大了,就开始做供应链。她告诉我,餐馆赚钱都不如供应链,因为很多没搞成连锁的餐馆是需要在别人的供应链上买货的。我看很多人的研究报告都没有写这一点,其实人造肉能解决供应链问题,直接由厂家供货,这样成本优势太明显了。肉食必须要新鲜,但人造肉有较长的保质期,而且不会因为部位不同价格不同,还不会太受如鸡瘟之类的疾病影响。

这事让A股股民们知道,就开始联想一切在种大豆以及与大豆有关的公司,菠菜认为:

1、人造肉是有专利的。比如你看人家怎么把豆类蛋白和椰子油混合,怎样添加小麦淀粉和土豆淀粉,比例是多少,口感如何把握,这些专利不在中国公司;

2、西方主要是素鸡和素牛肉,满足的是汉堡中肉饼的替代,而大盘鸡如何用人造肉来替代?这个难题是要由中国公司来解决,因为我们东方餐饮文化源远流长,菜品极大丰富,复杂程度也不是汉堡+薯条+可乐的快餐模式;

3、最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公司固然有优势,但有较高大豆产量的头部公司也值得重视。在这个思路下,人造肉在A股上主要还是和豆类种植类公司有利好关系。菠菜是持观望态度,一个是农业类公司,一个是环保类都是雷比较多。

这个假期发生了很多事情,有的是预想之中的,比如巴菲特与芒格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股民鸡汤大会,还有一些事是超出市场预期的,比如特朗普又发了条不太友善的推特。巴菲特的很多理念很好,但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有点水土不服。更重要的是人家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家保险公司,必然做长线投资,人家玩的是一级市场,不是二级。

巴菲特和芒格两位耄耋老人身体都不错,我听了全程问答,有个关于科技股的核心逻辑我觉得还挺戳中我的。有个9岁小盆友问他们为什么以前说好的不投科技类公司现在又投了?巴菲特说因为之前没看懂逻辑,我们投的是那些能“保护我们公司资产护城河的公司”。现在我们有两位经理也在投一些互联网平台公司。这段话很长,我理解:

1、他说的不是科技股的逻辑,而是消费类公司的头部优势,靠垄断扩张获得稳定盈利增长;

2、护城河于巴菲特和芒格而言都是指一家公司是否可以被竞争者替代,亚马逊、苹果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3、是否便宜是他们回答所有问题的一个核心,显然他们有自己的估值系统。为了找到便宜的公司,他们会等。因此伯克希尔现在账上的现金还很多。看不懂的行业,找年轻人能看懂的去做,但核心投资理念还是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