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讲一个政要们之间曾津津乐道的段子:

2003年的时候,有记者问普京:如何评价时任对岸国务卿的鲍威尔(Colin Luther Powell)?

普京一脸严肃的说:当时,我见他拿出一个玻璃试管,里面貌似装有不明物质的白色粉末。然后他认真的说,这个可以证明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时我在想,里面是不是洗衣粉?

这就是逗比的普京,他常用这个段子来解释为什么对岸发动波黑战争、伊拉克战争。其实你们懂的,这就是每次打仗的理由——我看你不顺眼,就想打了,强权不需要太多理由。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和他同姓的现任美联储一哥——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因为昨天他在金融委听证会上发出了鸽派的声音。这个听证会可以理解为半年述职报告会,主听众是国会的众议院金融委。他重点说了这么几件事:

1、美国经济前景不乐观;

2、这个不确定性的原因是中美XX 战,尽管现在重启谈判,但依旧不改变对第一条未来前景的担忧;

3、玉米头要我辞职,我不鸟他。法律规定我任期是4年,我会任满(菠菜认为这句不代表他是玉米头的对立面,只是用一种段子的方式表达了美联储的独立性)。

于是,他讲完话美股创下新高,市场对这段讲话普遍解读为鸽派。大家开始猜测本月底议息大会上是降25个基点or50个基点。

 等等,这不禁让菠菜想到了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市场建立,那一年也是美联储第一次在经济并非很差的时候采取了降息的措施,从而推高股价,特别是弹性较好的科技股。但2001年是个例外,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纳指创了单日当时最大涨幅,然后接踵而至的是整个市场的加速赶顶到2002年10月触底。菠菜从鲍威尔的讲话中有一种莫名的伤感,这哥们确实是美联储有史以来最像“政客”的一哥,因为他巧妙的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外部风险,而忽视了当下华尔街债权信用危机的根源不在于中美XX战,而是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鲍威尔有个重要的数据没有说,即美国国债长短期收益率倒挂超过30个交易日。3个月短债的收益率一直比10年期长债要高,说明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不佳。

数据来自对岸官网,重点看3个月和10年期变化

或许鲍威尔自己知道,只是他聪明的绕过了核心问题。菠菜充满好奇的扒了一下鲍威尔的简历,有几条重要的信息跃入我的眼帘:

1、普伦斯顿大学政治学学士+乔治敦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尽管同出学霸集中营普林斯顿,但显然鲍威尔是没有经济学或金融学相关学术背景的,这点前两任耶伦、伯南克的学者低位无法同日而语;

2、早年经历是走专业律师路线,后来进了知名投行Dillon Read后跟对了大哥尼古拉斯·布雷迪。这位布雷迪后来从政当了老布什的财长,随即鲍威尔才开始游走在政坛(有财政部工作经验,方便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布雷迪可能很多人不熟,但股民们都知道的熔断机制就是他发明的,人称熔断之父;

3、随着老布什的下野,鲍威尔成为两党智库的访问学者。他进美联储工作得益于奥巴马的提名,后来他连任联储理事。让菠菜惊奇的是鲍威尔是唯一一个民主D总统提名共和D人进联储的,从中便可窥见鲍威尔这个看上去的老实人一直老练的平衡驴象之间的关系。

可见,鲍威尔和前面开头普京段子里的同姓类似,都是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上图)。但降息直接推高油价减轻债务负,缩小贸易赤字担正迎合了玉米头的心里,自然也不会炒了他。

问题来了,对我A有何影响?

本月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7月22日科创板第一股面世,一个是红墙内的重要会议。美联储一旦宣布降息,那么市场也会猜测我们央行同步跟进,因为降息使得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被动升值,无论从稳定汇率的角度还是流动性的角度央行都极有可能跟进一轮小宽松。利好股市债市,特别是利好前几天调整中的科技股。 

最近问菠菜科创板的比较多。的确,在市场上持观望态度的会比较多,但从这两天官方的论调上看鼓励投资者不要顶住市盈率单一指标。那么问题来,市盈率100倍的都受到追捧了,A股现有的一些科技公司的估值就显得不高了。科创板再差也一定会有机构高手能赚到钱,特别是新股阶段,现在科创板首批公司已经超募了。今天看多的会稍微多一些,毕竟对岸给华为直接部分放行(不是完全解禁,还是在名单里)再叠加对岸降息预期强烈,恐黄金和科技股表现会明显一些。

但是,如果对岸的大泡沫袭来,我们可能会不接招吗?玉米头等待已久的降息窗口来了,接下来他注定会用地缘问题加筹码。我建议避险的仓位一定要留出一部分,时刻关注资金入场情况,没有新增资金市场难以站稳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