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方理财龙头诺亚踩雷后,P2P行业龙头陆金所昨天宣布退出P2P业务,市场为之一片哗然。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知道,陆金所这个听上去有点古怪的名字全称是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从建立的初衷可以感受到平安是打算把陆金所打造成综合性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比如资产证券化业务,陆金所的规模也不小,但P2P依旧是其主营业务,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陆金所要退出P2P业务呢?
官方的解释是响应郭嘉关于三降的号召。这三降都是针对P2P行业的,包括压降存量业务规模、出借人数量、借款人数量三项要求。明着上看是在控制P2P整体规模,其实就是给出了一个退出的时间缓冲带,能不干这块业务就别干了。但陆金所选择转型旗下的陆金服(做P2P业务的实际主体)的根本原因菠菜分析还是不良资产包裹太大了,赶紧给个台阶就下全身而退。但是,我们注意到其待偿借款余额竟高达984亿!
你撤可以,但这些账打算怎么交代?再爆个小黑料,这事是早在上个月就在圈子里传来,裁判请陆金所和某信开会,明示了建议其退出。同时开会的还有网信,也是做互联网金融的,当然已经爆雷了,另一个某信还没公布,菠菜觉得也快了。陆金所先后进行了3轮融资,今年3月完成了C轮,估值高达394亿,总要给投资人一个交代吧?菠菜觉得最有可能的方式是把逾期做成资产证券化产品继续由母公司清偿(存量网贷偿付不受影响),陆金服待偿付的也由母公司直接兜底。此举菠菜认为:
1、陆金所完全可以有能力拿到所有牌照(备案也包括),此刻选择退出我认为还是其现有资产质量决定了其盈利能力难以维继。现在P2P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下降到年化6.48%,较之前期的峰值9.5%已经大幅下降,和传统理财、债券比优势在缩小;
2、离开了P2P,陆金所依旧可以做资产证券化业务和消费金融,这部分风控相对于零散的P2P而言显然更容易规范化。这种背靠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资产交易公司注定是要靠业务规模取胜,我想下一个目标他们是要继续做大机构间市场;
3、P2P监管太严了,还不如直接做助贷(为贷款机构推荐借款人),两者的资金成本查不到,但至少不会被管的那么严。其实也就是对外所说的消费金融,至少用的是机构资金;
4、按照成本的角度来算,自己去备案不如去市场上收一个备案过的牌照,说不定哪天政策松动了,还可以继续干;
5、能备案的其他中小型公司,还会继续干,但普惠金融这块的风口已经吹过去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还有一条消息默默的出现但被大多数人忽视了,就是基金业协会传出要推动建立债权、收益权等各类非标资产确权登记场所和机制,完善股权创投基础设施,提高非标资产投资交易安全性。前段时间诺亚财富出事的就是非标业务,这部分菠菜一直认为早就应该由监管机构牵头做,而不是放下去让机构自己搞。非标的定价机制一直没有,目前全是市场定价。别说是非标,就算是资产证券化也如此。
由此可见,金融供给侧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而且初见成效。银行的顽疾就是资产质量,非标基本质量大多不佳,这部分统一规范会改善一些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特别是地方上的中小银行。
就今天板块本身来看,整体在消化昨天外部的利空下,燃料电池板块迎来政策性风口。我对燃料电池板块的基本意见,详见氢能源车VS锂电车,谁跑的更快?走得更长?一文。目前短期的风口我建议看一下;
1、上游储氢设备供应商。毕竟固态储氢技术比液态要先进,其中储氢材料需要用到一些稀土材料(主要是钨),可以关注几个相关稀土的龙头;
2、技术储备雄厚的公司;
3、氢资源细分的几个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