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光伏行业没火起来,主要是因为尽管投资过热,但成本算下来光伏比火电……原来这是一种很贵的能源!于是,光伏产业被冠以“产能过剩”。醒过味的投资人都不约而同的树倒猢狲散。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中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投资业逻辑——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正是由于政策之前的收紧(财政补贴定向减少),投资客不断离场,很多小公司难以维继,于是整个行业经过几年盘整后,上游材料的价格也明显调整。于是,投资者又回来了。
吼吼~~投资亦如此
光伏是个听上去高大上的名字,其实就是太阳能发电。这里最核心的显然不是太阳,而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特殊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对,当市场看到半导体材料这几个字的时候一定会联想到价格变动。于是,技术派们之间的互撕又纠结在单晶硅和多晶硅上(其实还有非晶)。它们二者的主要差别比较像粗盐和细盐。
【多晶硅】:之前舆论主流是被多晶硅占据(龙头是保利协鑫HK3800 )。多晶硅的优点是成本低(其他不重要的优点不再赘述),原因是你要制备单晶硅的原料就是多晶硅,因为多一道手所以单晶硅成本自然高。
【单晶硅】:优点太多太亮眼,比如光电转化率高(实验室的数据就不说了,就说实际应用中,单晶硅的效率14%左右,多晶硅的在7%),少子寿命长,发电量高。说简单点,多晶硅的杂质多自然不如单晶硅优秀。这行业龙头隆基股份(601012)也苦闷了好多年,现在终于通过技术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
总体看比芯片行业简单,门槛低
在说光伏产业的市场前景之前,我们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补贴减少后这行业没死呢?答案是需求使然。别说是中西部边远地区,就连我上周末开车去北京郊区密云玩都能见到光伏路灯。煤炭为主的火电所不及之处都是光伏的天下,包括很多境外国家电网基础不好的地方是绝大多数。
光伏路灯基本长这样
再来看看现在舆论对光伏的几个误区(整理材料的时候我发现和新能源车有点类似,也是喜感了):
1.据说光伏产业污染大。所有的制造业哪个没有污染?只能说是技术提升会降低污染性,让其变得越来越环保,但不能由此就阻止光伏产业的发展(菠菜很厌恶国外那些极端环保主义者,他们应该回到原始森林里生活)。重点在于如何控制污染范围,而不是赶尽杀绝。试问火电不污染?;
2.光伏产业全是骗补。又是黑新能源车的套路,补贴是中国制度优势,没补贴科技公司能发展起来?具体说光伏产业现状,真的是但靠补贴形成的“利润”那种公司不是破产了就是被人收了,现在还能出产品的一般都有成熟的供销渠道技术也还可以;
3.光伏面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已经超过用该面板发电产生的能量。这条就更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你可知道现在光伏的发电成本已经降到接近煤炭了,而且面板的使用寿命也在延长,怎么能总拿行业初期的数据说事……你当能源局都不会算账么?能死你们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该产业这么好,为什么光伏选在这个时间爆发?
还不是因为最近央企开始招标了。光伏EPC是个特殊行业,全称是Engineering Procuremen t Construction译为从光伏工程设计到采购、加工、建造从头干到尾的总承包商。这类公司一旦中标,就意味着未来业绩上涨,而且作为上游的设备商、原料商也会跟着受益。对岸也对我国光伏产业补贴政策提出非议,并设置了tariff壁垒。目前是通过双方交涉取消了双面太阳能组件的tariff限制。
周期行情的形成的根源在于迭代技术的产生,目前中环股份这样的公司已经出现了大尺寸硅片,以前老旧光伏板再换新也是一笔不错的生意,值得长期看多。总之,这种利好可能带来整个行业的景气周期变化,可以持续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