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赶去参加一个会,写的会比较浓缩。浓缩,你懂的,就是一种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方式,让你一眼能get到重点。作为一名资深女司机,菠菜常年保持在每月必修一次剐蹭,每年必发生一次全责小事故的良好记录中。保险公司都喜欢我,每年都涨保费……我和每位司机一样,都常年被办ETC的小广告搞的心神不宁(尽管我已经办过,他们还不放过我)。某日,我突发奇想,如何从跟本上让自己远离这种烦恼,唯有技术改良一条路,也就是——让ETC消失。

我就是这样的女司机,欢迎来约乘

当然,不仅是菠菜想到这个想法,5G也是这么想的。

假如5G时代来临,整个交通体系都可以在一个云端解决,还要ETC干嘛?ETC的全称是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译为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未来收费站也可能取消,直接有个感应器,过去的时候直接扣款不就省事了么?我想以我这种猪脑能想到的问题,为啥精英阶层想不到呢?最后我的结论是:

1.在5G科技革命前夜大力推广ETC不过是为了带动银行信用卡的发卡量。这种稳定产生流水的零售银行业务,妥妥的优质资产;

2.公共事业管理必须引进民企,如果把这事交给互联网巨头,早就实现了,这完全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

3.芯片技术有待提高(ETC本质不是卡和那个黑色的夹子,就是芯片技术),5G基站尚未普及。

你想到了这些,也阻挡不了政策利好对ETC板块的推动。毕竟是要普及的东西嘛……普及的概念就是14亿人口基数,给你足够大的业绩想象空间是不?问题还有一个,要此类芯片标的,必须要看产能,而不是暂时的业绩。

其实,生产本身,无论是给华为这种企业做代工,还是那政府的直接订单,良品率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产能要跟上,不要再拿了订单拆分出去。我看越到下半年,随着节日行情的临近,特别是到四季度,这种公司会有个阶段性爆发。最大的优势是,这类公司就是干国产替代,外部环境对其影响有限。甚至外面玉米头越搞事情,这里的订单越多,市场想象空间越大。

 这东西主要就是一个IC卡,低端芯片

研究芯片板块,我反而觉得这类技术并不太前沿的,生产线成熟的公司更有看头。你看那些天天整篇公告就是和高校搞研发的,有几个经费真的投在研发上了?而且研发本身离量产就有较大距离,这个距离需要不断的信贷资金和社会投资来支撑,不确定性更高。所以,这一轮,我建议大家关注ETC、5G产业链上的电子元件供应商。不去找那些门槛太高的,不接地气。基本思路,我总结了几个:

1.超级电容。一般是两种EDLC和LIC两种。ETC上需要用,此外轨道交通,比如地铁、高铁也需要,外加一些智能仪表;

2.电阻、电感。这类技术门槛更低,找那些已经接到华为订单,产能大的企业。如果原材料自给率高,就更值得关注了;

3.毛利率高,在搞并购扩张中的公司。一般电子产业玩大了都会向上游原材料行业扩张,找那些收购行业内明星企业的公司。

 没有ETC的日子好happy

我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以后真的每辆车都智能感应了,是不是就没人推销ETC了?后来一想不对啊,他们一定会再搞个别的设备,总之割韭菜需要理由吗?当然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