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铺天盖地的新闻都是关于央行“降息”的利好消息。每次看到媒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就灰常气愤,明明人家下调的是MLF(中期借贷便利)的中标利率,而且只有5个BP,幅度也很小。同时本次“投放”了4000亿MLF貌似也是有点夸张,其实是续作了一期,因为昨天到期的MLF是4035亿。
摘自央行网站
市场都猜到了会续作一期MLF,但没有猜到会下调中标利率,可以说这算是超市场预期的利好。今年8月份LPR(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优化,MLF的中标利率与10家商业银行的报价综合形成LPR。因此,MLF的利率对于贷款利率具有引导性。但不可以把二者简单等同。
于是,昨天股市也给力,持续上涨。确切的说,是连续涨了三天了,还是否会持续涨站上3000?我认为:
- 成交量低迷,场内资金参与度不高;
- 新股即将破发,比如久日新材(688199)今天已经破发,杰普特(688025)紧跟其后。这说明资金已经不喜欢这些发行价过高的新股,没人接盘。或许早该结束中国A股溢价发行的历史了;
- 人民币汇率涨回7。这算是市场认为我们和对岸这轮会有突破。昨天有路边社传言,这轮本来可以签的,但没能全面取消tariff,熊猫努力让对岸回家改方案。
即使有诸多利好,我和小伙伴们还是觉得目前我A整体上3000有一定难度,除非……上述第三条能超预期的落地,或者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
常看菠菜文章的小伙伴一定都理解,我是相当不认同一直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在央行与财政部之间,我一直站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利于经济转型。企业必须要自己有造血能力,而不是趴在地上等靠要,否则即使是民企也会长成——巨婴(此处没有明确所指,不要对号入座)。这次下调MLF中标利率更像是全球宽松潮大环境下的一种被动跟随,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需要流动性。
而财政刺激的动力目前来看来自外部。境外的基建、工程订单增加,发债也就更加顺理成章。显然,最近外部利好确实不少:
- 中泰铁路在曲折中破冰。为啥说曲折呢?因为之前泰国虚晃一枪,本来先和我们释放签高铁意向,后来半路杀出来了日本截和(读“糊”)。2016年日本就派出团队做了很多实地考察,方案也吸引人特别是给泰国的利率比我们低。再后来,日本的方案在一带一路整体设计中没有被纳入,一直是围绕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方案,因此最终我们看到昨天宣布将中泰铁路打造为一带一路典范……重点是,之前他们没把一带一路当回事,现在不一样了;
- 进博会,不仅会扩大进口额,也是展示我们整体服务水平和大国形象的时候。你们不要笑大国形象这几个词,曾经我国古代还有朝贡体系,难道不是为了大国形象?与之相比,这次进博会参展国家更多,足见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也被更多的国家重视;
- RECP在推进,三哥如期爽约。菠菜之前就曾在文章多次说三哥必反水折腾,因为印度要保护自己的产业,比如他们的工业基础至今很薄弱,主要靠出口粮食来买武器穷横。此外,莫迪这届对山姆大叔一直心存依赖,在站队问题上不坚决,总想左右逢源。这也没啥,不带他玩到2020年协议完成,对整个市场将是更大的刺激。
日本当时提出的三条铁路线
熊猫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股市向好的根本动力将是接下来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市场上最大的担心是横在3000不动,然后久盘必跌,再加上四季度资金参与的热情不高,大家都有点信心不足。
菠菜提醒大家,本月还有MSCI第三次扩容结果在8日盘后公布,据说是史上规模最大一次扩容,在11月26日盘后生效……所以,总体来看按照A股惯性思维来的小伙伴可能错过四季度上车的机会。目前我有两个担心,公募何时从蓝筹出来换手?某些科技股估值过高,很多市盈率都超过了2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