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比“大头娃娃”更毒!消费欺诈的灰产江湖,水多深?菠菜原创

比“大头娃娃”更毒!消费欺诈的灰产江湖,水多深?

发布日期:2020-05-17 来源:原创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销售吹嘘的成分表,想说爱你不容易。



文/忽拦格格


“你有没有听说过***奶粉啊?”奶妈萌萌在闺蜜群问道。这是母婴店极力推荐的一款国产奶粉,据说成分比进口奶粉还好。群里小伙伴们都说没听过,萌萌有些懵。


“300多一罐,这么贵应该不错吧。”我试着化解尴尬。


“忽拦,贵的就是好的吗?那个冒充奶粉的固体饮料也贵得很呢。”欣欣拿“大头娃娃”的案例怼我。


“大头娃娃”的话题无疑打开了育儿小伙伴的话匣子。一通分析后,萌萌搬出了老公做的各个奶粉成分excel表。看着成分明显优异的不知名奶粉,小伙伴们陷入了自我怀疑。


“你怎么确定它的成分表标注是真实的?销售说的都是真的吗?”晓霞发出了灵魂拷问。


“大头娃娃事件坑了多少宝宝。”晓霞的话引起了妈妈们的共鸣。大家开始吐槽起无良商家和黑心销售了。


闺蜜小红吐槽网购了假奶粉,佳佳抱怨在育婴店买到了三无儿童食品。我们才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处处有“雷”。


“这好歹吃不死人,我爸买的保健品差点没闹出人命。”欣欣爸爸似乎踩了消费欺诈最大的“雷”。保健品顶多没效果,怎么能吃出人命?小伙伴们万分不解。


欣欣爸爸——张叔叔遇到的不是把固体饮料当奶粉卖的虚假宣传,而是更可怕的——把有毒食品当“神药”卖的黑心销售。



湖南郴州爱婴坊母婴店,疑用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致使婴幼儿服用后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骨骼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这一事件不仅是消费欺诈和虚假宣传,也凸显了当前特医奶粉的市场混乱。给孩子选择特医奶粉时,妈妈们还需多留心,登陆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tsspxx.gsxt.gov.cn进行查证。




张叔叔偶然接到一个推销电话,对方推销的是一种降糖保健品——“藏域唐消”。


电话那头的销售人员称“藏域唐消”采取雪莲等名贵中药材之精华,是百年高原秘方,具有降低血糖的神奇功效。不是药物,是保健食品。每日一粒,长期服用可以摆脱药物依赖,最终痊愈。


听着销售吹的天花乱坠,深受糖尿病困扰的张叔叔有些心动。产品并不便宜,180一盒,一盒7天的量。张叔叔有些犹豫。此时,销售人员使出来必杀技——免费试用。


只需要支付9.9的运费,就可以免费试用一周价值180元的“藏域唐消”。张叔叔毫不犹豫添加了销售人员小王的微信。


小王将产品信息、价格及试用活动要求发送给张叔叔。“看着挺正规,9.9也不贵,行不行先试一试呗。”抱着这个心态,张叔叔给了对方地址,并支付了9.9的运费。


很快,张叔叔就收到了试用装。精美的包装里装着7天的量。成分表上列满了名贵中药材,看着挺不错。


张叔叔按销售小王的指导,每天吃“藏域唐消”,同时稍微减少自己的降糖药剂量。7天后,血糖竟然竟然不升反降。他感觉“藏域唐消”有点神奇。


销售趁热打铁,一通推销,又偷偷告诉张叔叔如果现在购买1个月,可以送1周的试用装。下个月公司可能会涨价,老客户可以锁定价格,现在是购买的好时机。明显的疗效、摆脱药物的诱惑、实惠的赠品,让张叔叔彻底失去了抵抗力,一次性买了1个月的量。


“我爸后来竟然把他的药都停了。”欣欣回忆起父亲走火入魔的行为,还是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后来怎么样了?”我有些担心。


张叔叔就这样每天吃所谓的“秘方”,拒绝吃降糖药,期待糖尿病痊愈的那一天。但等到的却是警察的到来。


警察怎么找来了?小伙伴们感到有些意外。



张叔叔购买的“藏域唐消”因非法添加西药——盐酸二甲双胍,才会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治疗”效果,但由于非法添加的西药成分未经科学配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售价180的成本仅需2块多,即使9.9包邮也挣钱。




张叔叔联系销售人员小王回购药物时,被告知“藏域唐消”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警方正在统计受害人员。


不止是小王,“藏域唐消”的销售人员为了促进销售,对外都宣称可以停药,只吃“藏域唐消”就可以控糖降糖。一些病情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停药后,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家属讨说法,却被销售人员拉黑。


而家属们发现,他们找不到公司在哪。包装上的厂家地址是假的,邮寄产品的发货地址是一个工业园。投诉无门的受害家属纷纷报案。


“这也太缺德了,叔叔怎么样了?”晓霞眉头紧锁。


“我爸不严重。就是偶尔有些头晕。”欣欣解释说。一开始以为是停药所致。


谁知,警方将“藏域唐消”送检后,检测结果显示成分标注的名贵中药都是的,成本只有2块钱。无良商家甚至违规添加了西药——盐酸二甲双胍,而且剂量很高。这也是他们敢让患者停药的原因。


张叔叔以为自己吃的保健品,其实等于超剂量服药。这不仅仅是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了,更是有毒有害。欣欣现在还是心有余悸,若不是其他患者报案,她不敢想最后会怎么样。


“谁知道你这个不知名的奶粉是不是这种呢?婴幼儿奶粉,你更输不起。”欣欣仍有所忌惮。


“黑心商家就应该千刀万剐。”我气愤难耐地把聊天截图转给了表哥。


表哥无奈的回复:这些无良商家会通过电话、网络销售、不正规的店铺推销等方式锁定目标客户。通过讲座、旅游、体验、试用等,让你放松警惕。且以虚假发货地址邮寄货品,隐蔽性强,让你投诉无门。


即使被抓获,由于符合保健食品标准,只能定虚假宣传。张叔叔买的保健品更是违规添加药物,涉嫌违法,处罚相对严厉些。但暴利的诱惑,仍让不少人铤而走险。


表哥称违规在保健品里添加药物成分的案件不止“藏域糖消”这一例,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灰色产业链。看似包装精美、成分完美、有保健食品批号的产品,可能是小作坊里分装的假冒伪劣产品。“大头娃娃”或者张叔叔遇到的黑心销售人员,都只是产业链里的一环而已,真正的消费欺诈远比我想象中严重。


“真是防不胜防啊。”我感慨道。“人与人的信任怎么这么难呢?”


“有我们警察保护呢。对来历不明的产品多留心,不要相信销售夸大的宣传。你就在无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吧。”表哥突然的煽情,让我猝不及防。


夜深人静,我翻看“大头娃娃”的报道,内心五味杂陈。默默搜了些辨别奶粉真假的文章发给萌萌。只希望她能擦亮双眼,远离消费欺诈的陷阱。



目前市场并没有降糖特效中药,不良商家以纯中药降糖为卖点,宣称祖传秘方、迅速降糖。实则违规添加的西药。但长期大量服用,会发生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轻则损害肝、肾功能,重则导致死亡。




忽拦格格曰

1、从生产供应商、黑工厂,到遍布全国的批发商、包材商、经销商、零售商,制假贩假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

2、获批准的保健品在其产品外包装上都会印上“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志,并有“国食健字”“卫食健字”批号以及卫生许可证号。购买时请注意批准文号和规定标志。

3、忽拦格格提醒您: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物、保健品、奶粉等。相信科学(医学)、相信大品牌,不要轻信互联网等平台、销售人员对来历不明的产品的夸大宣传。如发现存在假冒伪劣、夸大宣传等情况,及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

4、17年前,“大头娃娃”事件牵出了劣质奶粉生产销售产业链。2020年,“大头娃娃”或许能改变当前特医奶粉市场的乱局,但付出的代价太惨痛。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故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注:本文以真实案例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