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星空独家︱归巢之旅,中概股回归背后的暗战菠菜原创

星空独家︱归巢之旅,中概股回归背后的暗战

发布日期:2020-06-24 来源:原创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归巢大部队已经到了村口,但大多数选择了港交所,背后原因几何?

文/星空下的豆皮

编辑/菠菜的星空

假如卖小家电的小明推着小车去A村卖货,却发现A村集市看似热闹,客户很多,然而买主们却杀价厉害,导致卖一件亏一件,那么,小明是不是会考虑回到自己的老家小集市里卖?至少都是父老乡亲,看着你创业不容易,不会让你亏本。而且随着家乡的建设,也有不少A村过来的大客户过来看货,家乡还针对你卖的小家电产品开了专门的科技家电小集市。别说是小明,就是小红、小蓝、小黄从自己的经营利益出发也会考虑回来。


这就是为啥中概要从美股摘牌,掀起返乡潮的原因。


随着京东(HK 9618)、网易(HK 9999)在港股二次上市落子,中概股回归掀起了一阵小高潮。港交所总裁李小加6月4日曾表示,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今年可能会在港交所上市,“我们已经从根本上对上市制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我们变得更加灵活”,港交所虚位以待。

摘自AI财联社

这不由得让豆皮想起2015年那批中概回归的浪潮。然而,这次中概股的回归显然与2015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时代背景


一、2015-2016年:中概股私有化借壳回归A股


2015年12月,随着分众传媒(002027)100%股权过户至七喜控股名下,分众传媒完成了从美股私有化并借壳七喜控股回归A股的历程,也开启了一轮中概股回归A股的热潮。随后,360(601360)借壳江南嘉捷,巨人网络(002558)借壳世纪游轮纷纷落地。但随着外汇储备在2015年的快速回落,大量中概股的私有化,加速了外汇储备的消耗。


同时,A股掀起了一股炒作壳资源的风气,相关概念股闻风而动,引起了监管关注。很快,监管层将中概股私有化后借壳回归A股之路堵死。这一轮中概股回归的诱因是在美上市中概股因投资者的不信任,长期处于低估值状态,回归A股有助于其提升公司估值。因此,本轮中概股借壳回归A股本质上是一种跨境资本套利行为(从估值低的市场到高的)。


二、2019-2020年:中概股在港交所的二次上市


2019年11月,随着阿里巴巴(HK 9988)完成在港交所的二次上市,网易、京东随即纷纷跟进。而此前百度、携程、拼多多等中概股均曾传出回港上市的消息,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更是做出了“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今年可能会在港交所上市”预测。


(一)美修改规则,压缩中概股生存空间


2020年5月19日晚间,纳斯达克方面证实,关于修订上市规则的提议已经提交了美国证交会(SEC),目前处于等待证交会批准状态。向美国证交会提交的规则修订,主要是对部分国家公司的上市标准收紧,显然,这里的针对部分国家主要是指中国。业界普遍认为,纳斯达克新规可能拒绝部分中国公司IPO或令其退市。

摘自纳斯达克官网,其中第二条提到了针对特定地区的公司

2020年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若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未能遵守PCAOB(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将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由于中国法律对PCAOB获取中概股审计底稿存在一定约束,导致市场对美股中概股摘牌的担忧加剧。


早在2019年特朗普政府就开始考虑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并限制政府养老金投资中国A股市场。


而这一切,美国政府正慢慢付诸实践。


(二)美国打压中概股动机几何?


美国对中概股开始进行全面打压,意味着国内初创公司赴美上市这条路基本上就被堵死了。初创公司就无法通过在美股上市获取发展所需的关键资金。上不了市,那么风投机构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去投资一家初创公司,因为他们挣不到钱了。投资的减少,也将导致科技独角兽公司从中国消失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


美国对中概股的全面打压让已经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退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不能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等到灾难降临之时,一定会把我们打得措手不及。“中行原油宝事件”也证明了,掌握了金融规则话语权的美国资本市场,随时都可以通过修改规则肆无忌惮的收割我们。


特朗普政府偏执的认为,中国的发展一直都是依靠占美国便宜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还宣称,除了贸易方面中国占了便宜,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也是在占美国的便宜,理由是中国公司在美上市获取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所以必须予以打压和切断。


因此,此次中概股回归港交所之旅,更像是中美由贸易摩擦转向金融战趋势下,中概股的被动防御措施。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犹如惊弓之鸟,颤颤巍巍,纷纷寻找第二个栖息之地。


三、本次中概股回归留给A股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交易所的服务意识差距


交易所本身就是服务机构,赚的就是上市公司的服务费。港交所、深交所、上交所本身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关系。回归的这些中概,有不少是互联网科技大户,谁都想拉大客户来丰富自己的业务。


港交所为了迎合更多中概股回归,不惜修改相关规则,满足其回归的要求(比如接受同股不同权)。这种服务意识是否值得内地的沪深交易所学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沪深交易所对市场交易制度的改革是不是已经不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要求了?是否与A股所谓的国际化已经不匹配了?我们的交易所是否真正把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作为服务对象,用心去提供相应的服务呢?


看看最近大陆的交易所在忙什么?上交所打算改进指数编制方法。这固然是有长期意义的,但豆皮认为我们的交易所是不是应该把精力放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大垃圾股退市力度上面。中概回归首选港交所,是不是应该值得内地两家交易所反思呢?



(二)港股为何不惧怕扩容?


腾讯、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这些巨头的回归,融资金额也都较大。但港股并没有因为这些巨头的回归担心市场的流动性问题,而A股每每遇到大盘股发行就会引起市场的躁动。


根据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港股总市值约为38.2万亿元。2019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871.55亿元;

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A股总市值约为59万亿元。同时,2019年沪深两市在2019年的日均成交额为5,202.33亿元。


A股的日均成交量是港股的6倍左右。与港股相比,A股的成交更加活跃,市场根本就不缺流动性,但投资者为何屡屡对发行大盘股感到不安呢?


豆皮认为,A股的这种重筹资功能轻投资功能的市场文化,让投资者屡屡受伤。监管层是不是应该值得反思呢?


(三)我们何时才能准备好迎接这些科技巨头回A股呢?


这次中概股回归的相关公司可以说个个都是优等生。在互联网科技时代,他们代表了中国经济崛起的新势力,但是A股投资者却无法享受这些互联网科技巨头发展所带来的时代红利,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显然这次互联网科技巨头回归选择的上市地点主要是香港,除了成本低之外,豆皮认为更重要的还是A股各项制度还没做好相关准备接纳他们的回归。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A股什么时候能做好准备去接纳他们回归呢?


我们的资本市场改革走了这么多年,对投资者来说至今仍然是一地鸡毛,我们不禁要思考,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的方向和出路在哪里?


四、结语


豆皮希望这次中概股回归港股对沪深交易所和监管层是一种鞭策,尽早改革和完善A股相关基础交易制度,为接纳更多的代表中国新经济、代表国家先进生产力的公司能从容的选择在A股交易所上市融资,与全体A股投资者共同分享时代发展的红利。


未来一段时期,中美之间的战略较量还将长期存在,而金融领域是双方不可避免的主战场。随着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领域的开放,外资不断涌入我们的金融主战场,同时他们还通过QFII通道、沪股通-深股通已经囤积了巨量的弹药在我们的阵地,一旦有战事发生,我们的沪深交易所为此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了吗?


归巢大部队已经到了村口,然而集市的大棚还在漏雨……村长,你在忙啥呢?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