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空下的馍馍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上周创业板哀鸿遍野,9月8日,天山生物(300313)、豫金刚石(300064)、长方集团(300301)三只股票被裁判紧急吹哨停牌。更有媒体给他们贴上了“炒小炒差”的标签。恐慌之下,创业板出现了集体踩踏。关灯吃面的小韭菜们心里苦不堪言。
其中,天山生物还是第二次停牌核查,市场也聚焦在这家公司身上。那么,问题来了,天山生物冤吗?
一、梅开二度的停牌风波
【第一次停牌】:
今年8月26-27日,天山生物连续2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且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10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00%,属于严重异常波动情形。根据深交所要求自8月28日开市起停牌核查。
【复牌】:
9月2日复牌后,天山生物在短短5个交易日内,股价从复牌前的16.08元/股飙升至34.66元/股,总涨幅高达115.55%。连续2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再次因股价异常波动触发停牌条件。
【第二次停牌】:
9月8日天山生物二度停牌。至此,天山生物自2020年8月19日至9月8日收盘价累计涨幅为494.51%,累计换手率为283.71%,期间5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1次触及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
二、内忧外患的养牛人
天山生物本是新疆昌吉的一家牧场,围绕猪牛羊做小动物的生意。主营业务自2010年至今更是三度变化:
l 2010-2015年,主要做代牧和进口冻精;
l 2016-2017年,卖过两年种猪;
l 2018-2020年,提出“大肉牛”战略后,公司才以活畜业务为主。
总体来看是走在猪牛羊繁育一线的现代畜牧企业。
数据来源:wind
虽然近年来在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影响下,市场价格出现“一猪得道,牛羊升天”的重大利好趋势。但天山生物的营收和盈利却难以走出亏损的泥淖,营业收入大起大落,净利润近两年一直处于亏损:
l 2018年,公司亏损近2亿元;
l 2019年,公司亏损有所收窄但仍超过6000万。
细看其亏损原因,主要是猪牛羊饲养成本太高。其中2018年高达1.95亿元。看来天山生物的股东爸爸们真是掏出真金白银不遗余力的在帮助猪牛羊小动物们的下一代繁殖事业呢。
数据来源:wind
除了不见起色的经营业绩之外,天山生物股东后院的大瓜也是一波接一波。
1. 持股11.91%二股东陈德宏因合同诈骗被批捕;
2. 持股4.36%的四股东芜湖华融状告公司2019年第四次临时董事会违反《公司法》规定(后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3. 公司实际控制人飘忽不定的承诺。2019年8月刚刚作出维护实际控制人地位稳定的承诺,7个月后也就是2020年3月,天山生物又以公司拟实施债转股计划或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植系大佬解植锟,从而拟豁免原实际控制人李刚7个月前作出的地位稳定性承诺;1个月后,《关于豁免公司实际控制人相关承诺的议案》未能通过的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至此实际控制人让位风波暂告一段落。
就在9月8日天山生物停牌后,公司控股股东上海智本正业公司(其法人李刚正是通过这家公司间接控制的天山生物)又陷入场外配资传闻风波,天山生物甩锅他人盗用予以反驳。不过这种“丢了的网址”的说辞是否与“跑了的扇贝”有异曲同工之意味,尚待考证。
此外,天山生物民事纠纷的“外患”也一点不少,公司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花式收到民事诉讼书,涉及合同纠纷、债务违约、股权转让等等。
三、不得不看的裁判脸色
说到底,天山生物遭裁判吹哨的根本原因是,基本面难以支撑股价持续走高的作妖。同时也引发市场进一步联想到做空对于资本市场理性回归的认识。
创业板改革的初衷在于促创新助转型,这与顶层设计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在这个主基调下,配合近年来日趋收紧的金融监管态势,类似于天山生物这种“炒小、炒低、炒差”等行为必将受到裁判严格限制,故此次被二次停牌加央视点名有点杀鸡给猴看的意味。
所以,上周创业板里的“猴”都跑了,只留下一地鸡毛。
未来,裁判摆出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决心:一方面抓投资者教育,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抓资本市场机制建设,除了完善规则、强化监控之外,最受市场关心的就是到底能不能推出做空机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有自己的浑水机构,但愿到那时候被收割的是不守规矩的游资,而不是新老韭菜。
但是,站在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的角度,炒小炒差需要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否则一板子打下来难免伤及无辜。相信裁判也会在近期拟定相关标准,规范市场行为。
希望A股早日告别,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