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香菜
编辑/星空下的菠菜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最近,咱手机里那几款服务型APP都搞起社区团购了,虽然这只是种创新卖菜模式,不会抢菜贩子饭碗,最多让中间商赚不了差价。但自从裁判揪着搞社区团购的那些互联网大佬们的领子嘱咐:“别只惦记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全网就开始发挥想象力,把社区团购当作资本大佬们用来搞垄断的工具,觉得会造成菜市场倒闭、菜贩子失业、夫妻店倒闭,超市体量变小卖菜翁被裁。人类社会凛冬将至。好,让咱来一场成年人之间的沟通。
社区团购会是一种新型生鲜供应链,在市场上普及。社区团购会便宜很多是因为供应链的缩短,运输存储成本损耗减少。
菜市场的菜是这么来的,菜贩找农民收菜5毛一斤,运到本地批发市场定价成1块,销售地批发商A大叔以1块的价格采购之后运到销售地,定价3块,接着销售地的生鲜批发商B从A手里拿到菜,定价4块,供货给下一个城市的菜市场和超市,再然后,菜市场定价4块5卖,超市以5.5卖,然后就是咱们买菜人逛超市逛菜市场买菜啦。因为运输途中娇嫩的菜菜经不起折腾会腐烂变坏,于是这条供应链上的中间商会继续把蔬菜损耗部分成本均摊进新鲜蔬菜里,层层加价。原本5毛的菜到了城市就变成5块,种菜人没钱赚,还贵死买菜人,中间商赚够本。
简化一下:种菜人(加价)—菜贩(加价)—本地批发市场(加价)—销售批发商A(加价)—生鲜批发商B(加价)—菜市场+超市(加价)—买菜人(埋单)
社区团购的菜是这么来的:平台找到负责某小区拉群的团长,让他给群里买菜人分享团购链接,群里买菜人打开链接订购菜品,平台收到订单和钱后,利索找生产地供应商采购,供应商把货品发到平台或某个城市仓库,然后再发给各个团长的提货点,买菜人第二天到自己团长指定的地方提货。这是种以销定产的办法。减少了至少三个环节中间商抬价,供应链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菜品不易坏,菜菜成本降低,售价就低。
平台——团长——团购链接——买菜人——平台收到订单和钱——供应商——仓库——团长
那产业链中间的平台企业真的做到真正的垄断吗?显然不能,原因主要有,
- 社区团购出台了一个绰号为“九不得”的新规,把定价范围、产销量、市场秩序刻在柱子上,镇住那些想作妖搞垄断的平台;
- 社区团购低价消耗战竞争激烈,就算某企业最后胜出成社区团购一哥,抢占市场份额后稍微涨价,还会有其他烧钱资本家再次用低价抢奶酪,资本家们也会陷入大快人心的烧钱大战;
- 社区团购会火是因为菜低价,但即便从烧钱大战中突围成头号玩家的平台也不会把低价作为常态。因为烧不起钱。
对于被点名的大型互联网APP们忍痛割钱跟风搞社区团购,不是为了卖全国的菜让别人没菜可卖,而是为了留住客官们的心,保住销售额、市值,维持江湖地位:你现在去别人的APP买菜,以后你是不是还要在别人那打车、订外卖、买电影票桑拿票,可这些我也有,哼。
未来菜市场和社区团购将会是共存状态,只是供货链会向社区团购靠近,菜价更低,爷爷奶奶们砍价少了,菜贩子饭碗碎不了。毕竟社区团购买菜需要上网,到饭点了还得逛菜市场。社区团购的低价消耗战尚在进行中,Oliver希望这种买菜不看价格的时候更久些,资本们要撑住。
是菜市场先被消灭,还是资本先烧不动钱倒下?裁判在远处笑了。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