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星空独家︱苏宁卖身,一笔好生意菠菜原创

星空独家︱苏宁卖身,一笔好生意

发布日期:2021-03-08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作者/星空下的馍馍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Boss就是Boss,卖了将近半幅身家后照样慷慨激昂。


2021年3月4日的两会,张近东作为人大代表积极倡议数据共享,表示“公共数据的无偿共享,是提升社会效率,有利人们更好生活的利民工程”。



但是,再有力的语言也抵不过事实的残酷,苏宁的股票该卖还是得卖。早在两会前的3月1日,苏宁易购(002024)就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苏宁电器和西藏信托,拟将所持有的苏宁易购23%的股权转让给深国际控股和鲲鹏资本。

2021年3月1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拟进行股权转让

苏宁刚刚战投恒大的意气风发犹在,而今不到半年却落到以股权换现金的地步,估计也让苏宁的老对头、刚刚刑满释放就喊话暗示要赶超苏宁的黄光裕先生喊了个寂寞。


从这份长达11页纸的股权转让公告开始,张老板(代指张近东先生,下同)在苏宁一言九鼎的日期,将成为历史。


一.公告背后的深意


这些年我们一直知道张老板是苏宁的话事人,但对于老板是如何控制上市公司的,可能鲜有关注。


就公告前的情况来看,张老板通过三个途径控制了上市主体苏宁易购:


  1. 本人直接持股20.96%;
  2. 通过持有苏宁电器50%的股权、间接持有上市主体16.8%的股权;
  3. 通过跟亲儿子张康阳合计持有苏宁控股90%的股权、间接持有上市主体3.98%的股权(具体如图)。


通过上述三种路径,张老板目前合计持有上市主体苏宁易购32.942%股权

张近东先生对苏宁易购的持股情况(红框内黑字为股权转让前持股情况,红字为股权转让后情况)

到底本次股权转让动了谁的奶酪?从公告看来,一是张近东直接持有的股权5.25%;二是苏宁电器的11.35%;三是苏宁控股的3.32%;此外,还有西藏信托此前持有的全部3.07%的股权。

苏宁易购股权转让前后持股情况


从表面来看,是张老板卖了一部分股票套现,但从背后的影响来看,远远不止于此。


首先,如果股权转让完成,苏宁易购将不再具有实际控制人。其实,少了实际控制人倒没有什么,比如国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都很分散,基本都是没有实际控制人的,而国内的股份制银行也存在很多不具有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如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没有了实际控制人,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市公司输血母公司的情况,本来对于投资人而言不是坏事。但是,现在苏宁股权转让问题的核心,是股权结构问题,是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


其次,苏宁易购将形成张老板、淘宝、深圳国资三足鼎立的股权制衡状态。股权转让完成后,张老板、苏宁控股、苏宁电器持股比例合计21.83%,淘宝持股19.99%,深国际和鲲鹏资本合计持股23%。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手购买苏宁股权的深国际和鲲鹏资本的背后,正是近几年动作频频的明星国资队——深圳国资。今后,张老板、杰克马和深圳国资之间必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甚至是拉锯,毕竟深圳国资这么大手笔接盘,想的不会仅仅是一丢丢财务回报而已,这从深圳国资入主万科也可以略见一斑。


最后,董事会改选在即,席位之争难免。目前,上市主体苏宁易购的董事会由6人组成,其中5人为苏宁体系,1人为阿里派出(徐宏),5+1的决策机制保障了张老板在苏宁的绝对话语权。


但股权转让后,董事会决策机构必然随之大动。根据苏宁公告称,上市主体“将依据《公司章程》并基于股东权利向公司推荐董事人选,依据本次股份转让之后的股份情况,上市公司预计将不存在单一股东控制董事会半数以上人员选任的情况”。而依据苏宁易购的公司章程,公司董事会除3名独立董事以外有6名董事,提名权在股东手里,股东们要按照累积投票制的方式选举董事。所谓的累积投票制,就是每个董事有M(股份数)*N(候选人总数)张选票,可以都投给一个候选人,也可以分散投票。届时,我们吃瓜群众可以拭目以待了。


当然,也不排除在三方势力协调下,发生修改公司章程、增设董监事席位的情况,那将是另一番有趣的争夺了。


二.看不懂的投资


预告完即将上演的董事会席位之争,我们回过头看一下近年来一直口头线上、身体线下的苏宁为什么落到此番落寞境地。


2015年

5.23亿元收购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100%股权

2016年

2.7亿美元收购国际米兰

2018年

与马化腾、刘强东、孙宏斌联合向万达注资340亿元,此后又买下万达百货

2019年

苏宁击败竞争对手,出资48亿元成功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2020年

战略投资恒大200亿元。


从上述不完全统计来看,苏宁在线上的布局和投资可能远远比不上线下投资的九牛一毛。一方面是烧钱的足球,另一方面是近两年全线亏损的线下零售,所以难怪近三年来,公司的现金流“负多正少”,而且现金缺口在2020年呈现逐季度扩大现象,到2020年三季度末的缺口将近150亿元。


三.摸不清的方向


在国资入股利好带动下,苏宁的股价算是暂时止住了向下的颓势,但未来如何,我们真的能够相信苏宁自己的备书吗?


根据苏宁公告,公司今后将在以下三方面发力:


1.将与深国际依托各自优势,加强在物流基础设施、综合物流服务业等方面的合作;

2.将围绕商品供应链、电商、科技、物流、免税与等领域进行综合赋能;

3.设立华南地区总部,依托产业投资人本地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公司在华南地区尤其是在大湾区的经营能力及品牌知名度。


但总体看下来,苏宁的方向还是要建设线下,比如说物流基地、物流公司、免税店……还是重资产的路子,或者比之前更重了。关键是这些动作都需要大钱,而这钱还不能用卖股票的148亿去投,因为这148亿将“通过增资苏宁电器集团等方式来提高股份转让方的资本实力,优化财务结构”。说的直白点,就是给缺钱的张总补点流动性。


苏宁的未来,左手是求变革,右手是求变现。但可惜的是,仅从现在的迹象看,变革的影子少,变现的样子多。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