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2个月暴涨6倍!南网能源成妖,只因为蹭热点吗?菠菜原创

2个月暴涨6倍!南网能源成妖,只因为蹭热点吗?

发布日期:2021-03-19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指数又双叒叕大跌。


毕竟跟跌不跟涨是我大A股的传统艺能,早盘的低开自然和海外市场的波动脱不了干系。简单来说,美债收益率上升,会抬高美股估值的打折力度,所以,美股创业板纳斯达克大跌3%。美股创业板都跌成这样了,创业板本尊自然是不在话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A股?



牛年伊始,我大A股真是万事开头难,这种时候,总得用题材站出来挑大梁不是?酱香科技领衔的抱团股涨得太高了,吃瓜群众害怕高位站岗。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所以,新鲜出炉的
碳中和概念成了眼下的万能题材。只要你愿意,万物皆可碳中和。


不同于扎实的基本面研究,题材炒作喜欢快准狠。因此,股票起个好名字就很重要。比如说去年中国国旅更名为中国中免。不得不说,公司管理层深谙股民心理——叫中国国旅会让股民以为这就是家旅行社,而叫中国中免一下子就能让人想到免税牌照这块金字招牌。相比之下,兔宝宝(主营装饰板材)管理层就没有那么会来事儿了。有股东曾建议公司更名为“中国中兔”,结果公司给拒绝掉了(的确也应该这样做)。




碳中和在这方面是什么情况呢?


在当今的语境下,电力、能源都是碳中和的潜台词,而有一家叫做南网能源的次新股,在好名字的加持下,自上市以来2个月的时间,股价翻了6倍数。


南网能源,这是什么神仙名字!能源≈碳中和;南网,真的就是南方电网。


图片来源:南网能源招股说明书


南方电网是什么来头?国家电力公司在体制改革之后,分离出2家公司,一家是国家电网公司,另一家就是南方电网公司。贵州、云南、海南、广东、广西五省的电网系统,都是基本上都是南方电网家的。


电网有多重要呢?负责输电、配电的电网,是连接发电厂与用电端的桥梁。用户用多少电,电厂就要发多少电。电厂发电用力过猛就会把电器和发电机组烧坏,而发电用力不足就会导致停电——在中间起到平衡协调作用的正是电网。而在盈利模式上,电网从发电厂买电,然后再销售给用电的居民、企业。如果电价定的太低了,就会导致电厂没有积极性,很可能导致电力缺口;可一旦电价定的过高,有会给居民、企业造成巨大压力。所以,像电网这样重要且带有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庙堂是一定不会亏待的。


总的来说就是四个字:财大气粗,或者说根正苗红更贴切。


南方电网正是南网能源的控股股东(控股50.49%)。有了南方电网在背后撑腰,南网能源在股市上自然腰板儿挺得直,更何况公司名字听起来就是碳中和概念——那么,南网能源到底是做什么的?公司
基本面又是什么情况?


根据南网能源的招股说明书,公司“主要从事节能服务,为客户能源使用提供诊断、设计、改造、综合能源项目投资及运营维护等一站式综合节能服务”。


招股书这段表述中提到的“客户”还能有谁?肯定是南方电网,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另外,听着云山雾罩的主营业务,说得具体一点,比如搭建分布式光伏,利用余热和瓦斯发电这些项目。


知道了这些,就会发现南网能源尴尬的地方:既没有像隆基股份那样的行业地位,又没有光伏玻璃这样的产能缺口,而且公司还都是在跟南方电网的“自己人”做生意,例如建筑节能(在建筑上安装光伏)业务中有77%来自股东。也就是说,南网能源目前还在南方电网的树荫下打转,现在看起来是花好月圆,可要是走出去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呢?到时候情况究竟如何,现在谁也不知道。


图片来源:南网能源招股说明书


既然南网能源的基本面前景现在看不出太多亮点,那么股价2个月翻了6倍,这合理吗?
基本面很重要,但股价变动的成因是复杂的,基本面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就算是皈依了基本面投资体系,我们也没必要对其他流派的投资人冷嘲热讽,大家和气生财嘛!
这样看来,南网能源上涨的逻辑,可能会归结为3个方面:


1.起了个好名字,沾了南方电网和碳中和概念的光;

2.次新股炒作近来有所降温,过去熟悉此套路的资金肯定想树立一个典型来活跃气氛;

3.流通盘小,便于拉升(目前总市值450亿元,但流通盘只有90亿元),而且也因为不是前期抱团股,不要担心给他人抬轿子。


存在即合理,只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我们结合自身性格特点、知识储备,去把握自己能把握住的行情,就能吃到不少肉的。


如果说南网能源这样的“独木桥”行情走不了,那么,基本面+题材逻辑下,有一个“阳关道”,是可以关注的——
碳交易所


碳交易所的出现,是为了方便碳排放量指标的交易。比如说,电力、钢铁这种高碳排放企业,每年的碳排放指标不够,超标的部分就要向碳排放指标有富余的企业(例如光伏、新能源车)购买。前面牛腩的文章也说过特斯拉(TSLA)去年取得上市以来的首次盈利,其实不靠卖车,而是靠卖碳排放指标。(巴菲特为什么还不清仓比亚迪? )




其实,碳排放指标的买方也好,卖方也罢,这两者最多只能赢一时——开赌场才永远赢。这些碳交易所,可能有点类似于场外市场(日常炒股是场内市场),搞这些试点,也是让各方摸着石头过河,最后看看谁的方案最可行。


现阶段,国内已有北京绿色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9家试点碳交易所正式备案,有12家A股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这些碳交易所的股权。


从主题投资的角度讲,参股这些碳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可以关注一下;但是站在基本面投资的角度,摸着石头过河,意味着不确定性,并非最稳妥的时机——等摸索出了可行的方案,行业格局稳定了再去参与赛道中的龙头,那时也不迟。


我大A股这段时间,本来就对海外市场的风吹草动有些过敏,今天在阿拉斯加的会谈,更是把股市的神经放在了高空中的钢丝绳上。谈判就像打牌一样,是讲究策略的,不能一上来就掏心掏肺,总得将对方抻一抻。好在今天是周五,可以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冷静下来平复情绪。


大跌的时候,情绪焦躁,也最有割肉的冲动。其实,根据盘面价格割肉是个伪命题,真正的准绳应该是公司价值的产生与破灭。而且,就算是想跑路,也最好等反弹再跑,尽量给自己争取有利形势,不然对方随便一抻,就举手投降,这样对自己一丁点好处都没有。


相关阅读:深交所合并中小板背后,有怎样的星辰大海?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