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好声音之父IPO,连续亏损能否唱响港股上市?菠菜原创

好声音之父IPO,连续亏损能否唱响港股上市?

发布日期:2022-06-10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作者/星空下的馍馍

编辑/星空下的梁西瓜

排版/星空下的芝士


喝加多宝,看中国好声音,成为10年前那个夏天的全民狂欢。自此,中国好声音“转椅四人组”火变大江南北,也让蓝(浙江)台(卫视)登顶地方卫视顶流C位。

图为中国好声音四位导师选择队员

10年过去了,好声音经历了更名风波(2016、2017年,中国好声音因版权问题更名为中国新歌声),蓝台经历了高以翔事件后的血汗综艺质疑,整个文娱行业也正经历着监管严查与资本收紧的双重打击。然而只要赚钱不能停,还有赚钱希望的综艺节目就不会停,所以中国好声音还是计划于今年8月份继续播出。根据网上曝出的最新导师名单,这次除了邀请到李克勤、李荣浩、廖昌永、梁静茹四位固定导师,还新增了张碧晨、吉克隽逸、黄霄云、希林娜依·高四位青春导师。


然而,综艺节目收视率向来不仰赖导师人数,况且咱也不知道经历未婚生子的张小姐能给中国好声音带来多少正面形象,还是制作组想着既然过去走常规路已然不能拉起渐弱的收视率,索性走黑红路线也罢了。


不过,导师的转椅还是要转起来,逐利的资本也要转起来,好声音背后的制作公司——星空华文(H01719)为了生存也要支棱起来。


2022年5月13日,星空华文在经历2020年深交所创业板冲刺失败、2021年第一次递表港交所失效后,又二次递表港交所。


一、从深交所到港交所,星空华文经历了什么?


其实早在2018年,星空华文就曾经向上交所提交IPO辅导备案资料,但最终因其频繁股权变动原因而不了了之。

注:上海灿星文化即为星空华文

2020年7月,星空华文向深交所正式提交《招股书》,但7个月苦苦等待只换来了“终止通知”。对此,红墙给出如下回复:


1复杂的股权结构很难辨认出公司实际控制人


咱们先来瞅一眼,当年星空华文向深交所提交的招股书中所载的股权结构图,如果我不按图索骥给四个实际控制人——华人文化天津、田明、金磊、徐向东挨个画圈圈,咱还真是挺难从持股比例上看出星空华文到底谁说了算。


除了华人文化天津外,其他实际控制人则都是圈里人:金磊和徐向东分别是中国好声音和蒙面唱将猜猜猜的导演,而田明则是东方卫视编辑出身,当然,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星空华文那宗扑朔迷离的收购案中,被收购公司梦想强音的实际控制人。

摘自灿星文化(星空华文)2020年提交深交所的招股书

2公司收购梦想强音的会计处理未能准确反映发行人当时的实际情况


还是从田明说起吧,根据星空华文最新招股书,田总早在2011年就加入星空华文董事会,然而,在2016年,星空华文竟然收购了田总在2012年(根据企查查工商变更登记信息推测)就已经控制的梦想强音。

星空华文招股书中关于公司董事及高管的信息披露

时间线是这样的


(1) 2011年,田明加入了星空华文;

(2) 2012年,成立了由田明控制的梦想强音;

(3) 2016年,星空华文以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方式,以20.80亿元收购了对应1.19亿元可辨认净资产的梦想强音,形成了19.68亿元商誉!


所以,当年星空华文收购自己董事控制的梦想强音,到底算不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从理论上讲,假设被认定为星空华文对梦想强音早已实施控制,就没有这19.68亿元商誉了,星空华文的资产负债表上也不可能凭空多出这19.68亿元的商誉资产!


所以,红墙最后给出的结论是“会计处理未能准确反映发行人当时的实际情况”,剑指星空华文这笔商誉处理。


所以,虽然内地二级市场韭菜真的比较好割,但星空华文也只能抱憾转战港股。然而,在2021年11月第一次递表《招股书》后,星空华文也没有等来通过聆讯的消息,公司只能在招股书失效后于2022年5月重新提交。


二、简单的盈利模式,打造不出价值创造的长链条


为什么星空华文登陆港股之旅仍然如此坎坷?我们先来看组数据。


2019-2021年,星空华文实现营业收入18.24亿元、15.62亿元和11.27亿元,收入连续三年下跌;实现净利润3.23亿元、-810.8万元和-3.45亿元,亏损缺口持续扩大


最简单的数据反应了最简单的道理,持续盈利能力成疑,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这是过去中国综艺粗放式发展环境下形成的星空华文粗线条盈利模式


星空华文的盈利模式从字面上看就是各种“IP授权”费用,从根本上看就是与平台共同瓜分广告费

星空华文招股说明书中关于公司盈利模式的示意图

整个价值创造过程分三步:


一是从国外买综艺版权

二是国内找明星翻拍

三是卖给电视台分广告费。


这种模式估计当年马克思写价值创造过程都没预计到中国娱乐圈的钱如此好赚吧?


过去,在国内粉丝人傻钱多的情况下,广告费高到飞起,所以钱还是非常好赚的。但是如今的制作公司不仅要面临随时抡起来的监管大锤,也要面临短视频平台对广告费的分流,所以之前靠拿来主义赚快钱的制作公司,当然也包括星空华文,其简单盈利模式的脆弱性就展现出来了。


把国外制作公司通吃的偶像挖掘培养、线下粉丝会、演唱会、IP衍生品开发通通阉割掉的粗暴赚钱模式,在如此趋紧环境下的“钱”景真的不可。


反观狼性文化和紧日子过惯了的韩国综艺生态,则完全贯彻了将粉丝“吃光分净”的理念:从偶像练习生培训,到组织线下粉丝见面会、各种商业展会,再到操办演唱会、发行唱片,同时围绕成熟的原创IP在境内推出各种手办等衍生品,并在海外开展授权,最终实现:


孵化中的IP赚小钱

成长中的IP赚大钱

成熟的IP赚够最后一分钱


总而言之,就是IP制作相关的全生命周期和上下游全产业链都在赚钱。


三、拿什么拯救你,国产综艺?


继续深挖星空华文的营业收入,我们发现其主要依靠综艺IP授权来实现,主要就是我们文头提到的中国好声音。

根据星空华文招股说明书显示,其营业收入近八成来自综艺IP

然而,这个最火IP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2019-2021年,《中国好声音》IP带来的收入从4.91亿元腰斩至2.53亿元,逐年下降趋势明显。星空华文最火IP哑火,直接导致了公司营收的下滑,而且从接下来八月份爆出的导师阵容来看,新增口碑流量不确定性风险都很大的青春导师,其收入情况着实更难有增长预测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的《中国好声音》历年导师阵容及收视率情况

因此,在当前疫情监管靴子共同打击下的文娱产业陷入资本荒,不少大平台制作费用断崖式下降。连最不差钱的爱奇艺、优酷、腾讯的视频制作部门都已经爆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可以想象靠这些平台吃饭的制作公司的日子将更不好过。


所以,“延期”成为星空华文招股书中的高频词汇:


IP开发延期、应收账款回款延期、拍摄延期、播出延期……


不过,星空华文的困境并不是个案,《招股书》中暴露的问题同样反映出中国综艺生态目前的困局。


1制作公司拿来主义问题


中国原创综艺太少了,星空华文的《蒙面唱将猜猜猜》、《中国好声音》都是拿来主义。我们耳熟能详的《奔跑吧,兄弟》也是拿来主义,制作公司把钱付给明星之后,留给创作团队的钱实在不足以招揽到有才华的创作人。


在整个行业赚快钱的逻辑下,我们丢掉了创造,剩下了浮躁。


以星空华文的《蒙面唱将猜猜猜为例》,其每季度向韩国MBC公司支付的版权费就高达2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62万


为什么外来和尚念的经更香?原因在于中国的制作公司只赚翻拍的钱,没赚原创的钱,这种创作懒惰才是制约中国综艺本土化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2艺人豁不出去,身段放不下来


制约中国综艺发展的第二大因素还在于参演艺人。前有女艺人泳池大战后仍能够保持面容精致,甚至连发型都能纹丝不动,搞得大家都想扒一扒她们到底用的什么发胶;后有综艺参演人爆出“650元不够一顿早餐”的新闻,搞得全网自嘲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综艺,即便用了韩国的创意,也学不来人家的精髓。


最终由人民买单的综艺节目,必然不能脱离人民。

某国内综艺中女艺人在泳池中做游戏,依然妆面和发型

韩国RUNNING MAN 综艺中泥潭游戏参演演员敬业“囧照”

3明星天价片酬挤压制作费,我们该向谁要质量?


虽然我们放不下身段,但我们绝不降低出场费。


根据星空华文《招股书》显示,每个综艺节目的成本在5000万-4个亿之间,限薪令之前演员就拿走60%,剩下的40%包括:营销费、后期制作、拍摄费用以及其他全部开支。

摘自星空华文招股说明书

所以,作为综艺看客的我们,到底该向谁要质量?


四、后续


意识到寒冬的人才会更着急储备炭火,这也是为什么星空华文上交所辅导备案失败、深交所冲刺哑火、港交所首次递表失效,也要再一次重新递表的原因。建议关注多年上市预备役选手星空华文的投资者们,先看看今年8月份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再去预测星空华文能不能唱响港交所的新故事。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