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券商三连扳!牛市来了?菠菜原创

券商三连扳!牛市来了?

发布日期:2022-06-15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油麦菜

曾几何时,一直很羡慕在券商(证券公司)工作的小伙伴,“牛市赚钱多,熊市下班早”。


当然,后半句有特定背景要求,不过前半句,基本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牛市之下,券商小伙伴赚钱多,券商赚钱更多。


所以近日,光大证券(601788)的三连板,不得不让人眼前一亮,券商业绩要爆发了?牛市来了?

来源:同花顺-光大证券,截至2022年6月13日

可惜,资本市场风云变幻,这个问题实在很难给出答案。不过,券商的成绩,还是可以聊聊的。


传统券商赛道,一超多强。中信证券(600030)稳坐龙头,总市值徘徊在3000亿上下。其他几家耳熟能强的券商,市值都在1000亿+,难分伯仲。

流通市值排名前十券商,截至2022年6月13日

但有意思的是,第二梯队的多家券商,市盈率基本都在20倍以上。只有国泰君安(601211)和华泰证券(601688),市盈率分别为13、14倍。


国泰君安和华泰被低估了吗?那么二者相比,谁的业绩更佳,翻盘的可能性更大?


一、营收虚高的秘密


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国泰君安营收分别为428.17亿、81.50亿。华泰证券营收分别为379.05亿、72.44亿。乍一看,国泰君安完胜。


但是,结合年报披露的业务明细来看,国泰君安营收明显虚高


券商的传统收入来源,分别是手续费佣金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2021年,华泰证券三大主业合计营收340亿,而国泰君安只有331.6亿。

来源:2021年度数据

国泰君安反败为胜的关键,在于其他业务收入。单这一项,就比华泰证券高出了51.55亿。


从年报来看,这个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就是指大宗商品销售

来源:2021年年报,华泰证券(左),国泰君安(右)

这项业务具体是怎么展开的,俩公司都没有明确介绍。不过,券商作为金融机构,自然没有能够拿来直接交易的大宗商品。所以推测想要展业,只能有一种方式——贸易。这就导致,该项业务规模虽大,但并不赚钱。


  • 2021年度,国泰君安大宗商品销售收入86.85亿,成本86.51亿。毛利率0.39%
  • 2021年度,华泰证券大宗商品销售收入34.16亿,成本34.24亿。毛利率-0.23%


无论是国泰君安,还是华泰证券,大宗商品销售业务都挣扎在盈亏平衡的边缘。国泰君安靠这项业务推高营收,到头来只是增收不增利罢了。


二、主业增长陷入停滞


剔除大宗商品销售的影响后,就会发现,国泰君安的传统主业,已经陷入了增长放缓,甚至相对停滞的状态。

来源:2021年度数据 其中投资收益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下文不做比较

1经纪业务,跑输市场


通常,经纪业务(比如证券开户、交易手续费等),是券商最核心的业绩支撑。


从收入规模来看,2021年度,华泰证券经纪业务实现营收78.8亿,国泰君安95亿,再次领先。


不过,国泰君安的经纪业务,已明显落后于时代。


近几年,经纪业务越来越倚重线上。截至2021年底,华泰证券的APP“涨乐财富通”,累计下载量已有6531.96万,而国泰君安的APP“君弘”用户只有3790万。

来源:华泰证券2021年年报 来源:华泰证券2021年年报

这个数据并未直接关乎业绩,但却很可能影响着对新客户争夺能力。


根据沪深交易所统计,2021 年沪深两市股票交易额 257.97 万亿元,同比增加 24.7%。具体到券商层面,华泰证券2021年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勉强跟行业持平。而国泰君安,经纪业务同比增速只有13%,远远跑输市场


国泰君安虽然经纪业务的基本盘不小,但行业竞争逐渐加剧,置身其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投行资管,强项不强


综上来看,国泰君安的经纪业务,很可能正走在逐渐被超越的路上。然而比这个更糟糕的是,投行和资管两大传统业务板块,已经被华泰反超。


先来看资管板块(作为资产管理人,收取管理费)。这项业务一直是华泰证券的重头戏,很多年份营收规模甚至高于投行。但在国泰君安内部,资管收入占比只有4%。单拎出资管业务比较,2021年度,华泰营收38亿,国泰君安18亿,几乎没有可比的实力。


不过投行业务(提供股权承销、债券承销等服务),国泰君安则一向领先。只是这种局面,近两年也出现了转变。


  • 2020-2021年,华泰证券投行营收分别同比增长87.47%、20.78%;


  • 2020-2021年,国泰君安投行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1.72%、8.8%。


在连续两年增速落后于华泰证券后,2021年,国泰君安的投行营收,终于被华泰实现了首次反超。如今,国泰君安在投行界的各项排名,都在下降。

来源:国泰君安年报披露数据

对比华泰,国泰君安的资管弱项仍然弱,投行强项也不强了。


3利息收入,风险偏高


以上,无论是经纪业务,还是投行资管业务,券商赚取的都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券商的另一大类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主要方式有两种:


  • 向股民借出资金或借出证券,也叫融资融券
  • 向上市公司借出资金,通常要求上市公司拿股权质押


2021年,华泰证券两融+股权质押,合计利息收入94.1亿,国泰君安91.3亿。整体业务规模相差不大(国泰君安另有20亿其他债权投资收入,总利息收入高于华泰证券)。


但二者收入结构完全不同。华泰证券的两融业务规模更大,但却基本不做股权质押。而国泰君安,股权质押的利息收入接近华泰证券的6倍。

来源:2021年数据

融资融券面向试图以小博大的股民,股权质押面向资金链紧张的上市公司。横向比较,股权质押的风险明显偏高。因此,国泰君安踩雷的可能性自然也更大。


三、市场环境是致命干扰项


整体来看,国泰君安营收虚高,几大核心业务板块也都已显出增长颓势。长此以往,恐怕要被华泰证券后来者居上了。


不过,对券商而言,业务做的好,并不代表业绩一定好。因为券商的业绩,还有一个致命的干扰项——市场环境


2022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偏冷。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600多点,一度下滑到了2800多点。这种市场下,证券交易不活跃,券商的经纪收入、两融收入,以及投资收益,都会严重受挫。


所以,今年一季度,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业绩双双变脸。

来源:同花顺,华泰证券(左)国泰君安(右)

可见,券商这个赛道,先有行业,后有公司。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当然,反过来也一样。若市场景气,都能有不错的收益。只是区别在于,业务好的吃肉,业务差的只能跟着喝汤。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