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星空下的菠菜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最近河南迎来了一场高温,地表最高温度甚至到了74摄氏度,熄火后把鸡蛋放车里3小时,鸡蛋竟然熟透了。这更提醒我们,车内空调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车内空调是万万不能的。
而包含车内空调系统的汽车热管理板块,近日也在大A股迎来了狂欢,板块的龙头玩家如银邦股份(300337)和三花智控(002050),一个三天涨了47%(你没有看错),一个近一个半月股价稳步爬坡,累计上涨了70%,PE都已经到了50倍上下。
银邦股份股价涨幅(同花顺)
快牛和慢牛都有了,就看你想要哪头牛了。
而且目前汽车电动化正在开启高速渗透阶段,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增加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也是保证电动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这部分增量就给热管理赛道带来了额外的增长空间。
据笔者估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单车价值(约6700元)是传统燃油车的3倍左右。这就意味着,若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增长到20%,热管理系统的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当然了,光说这些,你可能觉得我在给你画饼充饥。热管理这条赛道真的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条赛道,看看背后的故事。
一、正面难硬刚,就曲线救国
站在整车的角度看,热管理系统就是要调控整车的热量,让汽车各部件都在合适的温度正常运转。对传统燃油车,发动车和变速箱的热管理至关重要,而动力电池热管理的难度更大,技术含量更高,鉴于新能源车才有曙光,所以我们将目光更多聚焦于此。
热管理系统对比
纵观全球的热管理市场,呈现出海外寡头垄断的格局。电装、法雷奥、翰昂、马勒四大天王占据了全球将近60%的市场份额。这些玩家凭借着在燃油车空调热管理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几乎是无缝切入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领域,抢占了市场先机。翻了一下这些玩家的年报,热管理系统的营收基本是几十亿美元。而全球排名第一的电装(日本玩家),热管理营收已突破百亿美元。
正面难以抗争,不如曲线救国。国内的玩家则主要从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切入了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绑定主流的OEM(一级供应商)或整车厂。比如三花智控从为特斯拉供应电子膨胀阀等起步,再到近些年供应热泵空调系统及集成组件,一步一个脚印,向皇冠进发。
国内玩家布局细分领域
说白了,就是沿着核心零部件——局部模块——集成系统的路径,由易入难,步步切入,跟打游戏不一个方式方法吗?
二、千亿市场淘金,得有发现美的眼睛
汽车热管理毕竟是个接近千亿的市场,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还得继续深挖。
笔者关注比较多的是压缩机市场。压缩机作为空调系统的核心产品,在电动化的浪潮下,推着压缩机由机械驱动向电驱动转换,它也是决定空调系统效率出现差异的核心变量。
电动压缩机市场规模变化
这条赛道上虽然外资品牌垄断了近90%的市场。但是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外资供应商们已经开始有了显著的资本性开支收缩的倾向,比如三电出现经营乏力的迹象,已经在去年被海信家电收购。同时,一些自主品牌也在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比如海立股份收购马瑞利等。整个市场后续还有闪转腾挪的空间。
毕竟,有变局才有机会。
其次,再来看看阀门这个小而美的市场。比如热力膨胀阀,作用就是根据制冷剂蒸汽的过热度调节制冷剂流量。这个20亿的细分市场,基本上实现了国内+海外势均力敌的局面,三花智控一家的市占率就接近50%,而且是宝马、奔驰等耳熟能详汽车品牌的供应商,而且整体的竞争局面较为稳定。
阀门玩家竞争情况
三、爆发来袭,避免击鼓传花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现在已经开启了加速普及的历程,这是共识。
而要在共识中找机会,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扎堆市值过万亿的比亚迪(002594),还是去发掘小而美的细分市场?掌握权在你手中。(详见万亿比亚迪,值吗?一文)
热管理系统随着燃油到锂电的切换,其产品的价值也有望实现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条赛道的国内玩家们,能单独提供某个环节集成系统的能力还是有待提高,主要还是从核心零部件起步,一步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
剩下的,就是看各玩家弯道超车的车技了。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