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市盈率200倍!3D打印,有未来吗?菠菜原创

市盈率200倍!3D打印,有未来吗?

发布日期:2023-07-20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现金流承压,零部件被卡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胡萝卜


3D打印,这项听起来科技感满满的技术,早已不再遥远。

数据显示,我国3D打印市场约从2012年起步,到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79.6亿美元,全球市场已达283亿美元。十年时间,3D打印已然翻天覆地。


华曙高科(688433)和铂力特(688333),是国内已上市的3D打印龙头。目前,华曙高科动态市盈率约达200倍。铂力特净利润亏损,但市值也已高达210亿+(截至7月19日)。

很明显,资本市场对华曙高科和铂力特的成长,寄予厚望。

那么翻开财报,华曙高科和铂力特能够担得起这份期待吗?


一、渗透率低,应用领域有限

如今3D打印已形成完整的产业模式,但对大众来讲,依旧陌生。

其实3D打印并不神秘,它就是一种材料的加工制造方式。不过与传统的减材制造(比如切削加工)、等材制造(比如铸、锻、焊)不同,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

具体来说,就是以3D建模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类似于一层层叠加)的方式,构造出三维物体。

来源:东北证券

理论上,只要按需设计产品,任何结构都能够被3D打印制造出来。可以说,3D打印是对传统制造方式的颠覆。只是从数据来看,却未见掀起多大的波澜。

华曙高科和铂力特是国内3D打印头部企业,而且,华曙高科还面向内销、外销两个市场。然而2022年上半年,华科曙光销售3D打印设备仅76台(华曙高科2023年上市,无2022年年报,半年度数据均取自招股书)。2022年全年,铂力特销售3D打印设备仅170台

一百多台设备,对庞大的制造业而言,是什么概念?约等于毫无概念。只能说有点用,但着实不多。

归根结底,是因为3D打印的实用场景极其有限。

虽然3D打印能够在理论上制造出所有产品,但单台设备价格和耗材单位售价较高,应用成本相对较高(根据华曙高科招股书显示,3D打印设备单价约200万+/套)。而且,传统制造方式下,通过规模生产可摊薄成本。但3D打印模式下,大规模生产毫无性价比可言。

来源:华曙高科招股书

所以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范围及深度均有限。下游主要面向航空航天、模具、汽车、医疗等领域,但渗透率也极低。根据东北证券预计,当前3D打印在全球航空航天产业中的渗透率不足1%;国内模具渗透率仅为0.23%;国内3D打印骨科植入物渗透率仅为0.52%。

只有当一些复杂的结构可被设计,但难以制造时,3D打印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而在这样苛刻的使用前提下,3D打印显然还没有太多用武之地。


二、收入增长放缓,竞争加剧

总体来说,3D打印不太可能对传统制造方式形成大规模替代,不过从0到1的过程中,总还是有一定的成长空间的。只是往后的路,注定不会太好走。

第一,随着基数增加,企业收入增长必然放缓

这一点,在华曙高科身上已有明显体现。2021-2022年,华曙高科收入增量基本稳定,但同比增速已从2021年的53.75%,降至2022年的36.67%,2023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29.47%。

来源:华曙高科公开数据整理

相比之下,铂力特数据有些许反常。其2022年收入同比增长66.32%,堪称历年最好成绩。据其年报解释,主要系公司继续深耕航空航天领域,持续开发新的设备型号,且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应用领域所致。

然而结合业务数据来看,2022年铂力特销售自研3D打印设备170台,同比2021年的140台,仅同比增长21.43%。

也就是说,铂力特2022年收入大幅增长,并非市场迅速扩张,而是新的设备型号单价较高。而一旦剔除价格因素,从销量来看,过去三年,铂力特销量增长已明显疲软。不仅增速锐减,增量也已出现下降。

来源:铂力特公开数据整理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国内企业面对的竞争也急剧增加。

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工业级3D打印厂家数量不到50家,而到2021年,已超250家。


其中,国外企业始终占据主要地位。从2022年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华曙高科和铂力特,两大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分别只有6.6%、4.9%。


竞争之下,企业利润必然承压,尤其是在技术含量相对偏低的小机型高分子设备市场。据华曙高科招股书介绍,2019-2022年中,公司高分子设备的毛利率分别为 56.91%、51.52%、44.09%和 46.05%,已呈现下降趋势(华曙高科主营金属、高分子3D打印设备,铂力特主营金属 3D 打印设备)。

过去,华曙高科和铂力特都占了基数小的便宜,但接下来,在3D打印这个产业化应用有限的领域,维持高增长、高毛利恐怕都不容易。


三、现金流承压,零部件被卡

透过华曙高科和铂力特财报来看,二者还有一个共同点,即资产周转率相当低。而且,比起华曙高科,铂力特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3年一季度,华曙高科、铂力特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86.49天、732.30天。也就是说,存货从买进到卖出,需要一年多,甚至两年多时间。另外,二者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分别高达134.21天、386.60天。

这就意味着,华曙高科和铂力特,不仅要背负存货、应收账款减值风险;而且既压存货,又被客户占款,企业现金流也已然不堪重负。2023年一季度,华曙高科经营现金流净流出4131.55万,铂力特则净流出高达2.17亿。

那么,企业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存货积压?

拆分存货构成来看,企业存货居高不下的背后,原材料是最大的推手。2022年,铂力特原材料占比高达59%。2022年上半年,华曙高科原材料占比约为32%,其中振镜、激光器等光学热学类原材料约占4成。


由此可见,企业积压存货,很大程度源于振镜、激光器等原材料备货。振镜、激光器是3D打印的核心零部件,且目前大多采购自美国、德国。企业不惜以存货积压为代价,恐怕正是为了保证进口原材料的稳定供给。

但是,这又反映出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即核心零部件的外部依赖

据华曙高科招股书介绍,2022年上半年,公司进口激光器、进口振镜占同类产品采购比例高达69.9%、99.13%。铂力特未披露境外采购占比,但也在年报中明确说明,公司部分核心器件对国外品牌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来源:华曙高科招股书

那么,若出口国贸易禁用,必将对企业造成致命一击。

而3D打印,虽并未大规模普及,但面向的市场却主要是航空航天这样的高精尖领域,本就容易成为靶子。

若不能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3D打印始终走在悬崖边上。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