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爆雷!千亿集团实控人被立案,波及三家上市公司菠菜原创

爆雷!千亿集团实控人被立案,波及三家上市公司

发布日期:2023-08-11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千亿大厦,一夕倾覆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胡萝卜


8月8日,人福医药(600079)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艾路明先生,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来源:人福医药公告

此前2月,人福医药、及控股股东当代集团、实控人艾路明,刚收到上交所的纪律处分。其中,涉及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控股股东大额违规减持股份、重大交易未履行董事会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定期报告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等诸多违规行为。

深挖下来,这位艾老板和当代集团背后的故事,可远不止信披违规这么简单。


一、白手起家,搭建千亿集团

艾老板出生于1957年,在恢复高考之前曾是一名搬运工人。1985年至1988年间,艾老板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至今仍然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网上挂着的第六届杰出校友。

来源: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网

1988年硕士毕业后,艾老板等7人共同创办了当代集团的前身——武汉市洪山区当代生化技术研究所。其主营业务,说的专业点叫生物医药,通俗点就是从尿液中提取尿激酶。

而靠着这项“有味道的生意”,当代集团越做越大。

1995年,在那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当代集团已开始投资地产。1999年,当代集团完成首次并购,兼并了武汉扬子江生物化学制药厂。1997年,当代集团子公司当代科技,也就是如今的人福医药,正是登录上交所,成为了湖北省第一家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时至今日,当代集团已逐渐发展成一家大型的民营产业集团。虽然比起“德隆系”、“明天系”等,“当代系”的名声还没那么响,但截至2020年9月30日,当代集团资产总额已逾1000亿元

艾老板,也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千亿集团掌舵人。


二、转战资本游戏,扩张金融版图

艾老板的前半生,描绘了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但从人福医药上市起,艾老板的当代系,也玩起了资本游戏

自1999年起,人福医药先后参股了汉口银行(原名武汉市商业银行)、宜昌市商业银行、武汉江夏民生村镇银行、湖北竹溪农村商业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

自2002年起,人福医药又投资了天风证券(601162),并一步步增持到了2010年的持股25.22%,一度成为了天风证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来源:人福医药2010年年报

2015年,人福医药又以7.38 亿元摘牌取得了华泰保险2.5247%的股权。

至此,当代集团已在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均有布局。不过,此前在银行领域的投资,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持股比例均不高,没有绝对话语权。

所以2017年,当代集团又出手了,这一次,拿下了众邦银行20%的股权。

来源:企查查

那么问题来了,当代集团为何如此热衷于投资金融机构?当然,绝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赚那点投资收益。

有了金融机构资源,最大的便利是:借钱。

以汉口银行为例,虽然人福医药初始投资只有515万,但汉口银行不仅为人福医药承销债券,而且仅2022年上半年,汉口银行就为当代集团下属子公司提供综合授信4亿元。

来源:中国科技投资2022年6月15日

通过投资入股,银行,成了“当代集团的银行”。


三、魔爪伸向上市公司,空手套白狼

不过至此还没有形成闭环。从银行借的钱总是要还的。那么当代集团为什么借钱,又要如何还钱?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借钱,是为了横向扩张,也是为了更好的把手伸向上市公司。而既已伸向了上市公司,又何愁还钱?

1►人福医药

当代集团的亲儿子人福医药,自然成了第一顺位的提款机。

2019 年至 2022 年,公司控股股东当代科技通过第三方企业向公司及其下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进行借款,累计发生金额达129.09亿元。

更妙的是,这种资金占用行为采取每季度期初借款、期末偿还。所以从明面上看,2020年、2021年、2022年资金占用期末余额分别只有1.25亿、1.88亿、0元。而实际分别达25.02亿、82.02亿、21.04亿。

来源:人福医药公告2023年2月1日

2►三特索道

除人福医药外,当代集团还瞄准了三特索道(002159)。

有了背后金融机构给予的底气,当代集团豪横增持三特索道。2010年,当代科技与一致行动人罗德胜共斥资1.35亿,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拿下了三特索道6.46%股份。

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而后在2013年11月11日、11月21日、12月5日,当代科技又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接连进行了三次增持,将持股比例一路增至14.82%,成功反超第一大股东的14.64%,拿下了三特索道的实控权。

来源:三特索道公告2013年12月7日

而一旦将实控权收入囊中,就到了上市公司“反哺”的时候。

与人福医药的命运相似,三特索道也沦为了当代集团的取款工具。自2019年起,当代科技多次要求三特索道像指定第三方提供借款,累计发生额达42.02亿

来源:三特索道公告2022年8月8日

另外除了已被曝出的资金占用外,三特索道还有一项极其明显的变化,即易主后,频繁进行资本运作

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2013年以前,三特索道只出售了一笔资产,作价60万。而自2013年以后,三特索道累计进行/计划进行20次资产出售,其中涉及关联交易5笔,涉及金额4.6亿元。另外进行/计划进行14次资产收购,其中涉及关联交易3笔,金额达25.34亿元(数据来源于iFinD)。

资本运作的定价向来都充满玄学。所以大家觉得,频繁进行资本运作的背后,究竟意欲何为?

3►*ST明诚

当代集团染指的上市公司还有一家——*ST明诚(600136)。

公开信息显示,艾老板是在2015年底拿到了明诚的实控权。而明诚这些年,显然也是骚操作不断。2018年6月-2021年3月,持续为关联公司提供融资担保。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资金往来也未按规定披露。

来源:*ST明诚公告2023年7月12日

种种暗箱操作背后,参股的金融机构、控制的上市公司,都成了当代系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四、千亿大厦倾覆,往往在一夜之间

至此,我们可以简单捋一下当代系的逻辑。

首先,无论是收购上市公司,还是集团横向扩张,都需要资金。当代系背后的金融机构,恰好能成为有力支撑。

其次,借款需要偿还。而上市公司的资金,则刚好拿来周转。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几家关联上市公司,频繁发生巨额资金占用。

但接下来,上市公司的窟窿,也需要填补。至少从上市公司公告来看,每到年末,当年占用的资金基本都填平了。所以这样一来,就又需要外部融资借款。

借款-套现-再借款-再套现。由此可见,千亿当代集团,恐怕就是建立在空手套白狼的虚假循环上。而在这个流转过程中,究竟有多少资金凭空蒸发,恐怕也早成了一笔糊涂账。

但资金空转,总有断裂的一天。

一方面,经过连续多年压榨,上市公司还能有多少油水?*ST明诚自己都徘徊在退市边缘。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是当代集团的门面。但自2022年以来,当代系三家上市公司接连爆雷,被监管部门点名处分。门面垮了,套现不易融资更难

2022年4月初,一则债券异常波动的公告,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此,拉开了当代系债券爆雷的序幕。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虽然当代集团不断卖身自救,舍弃了*ST明诚、三特索道的实控权;减持了华泰保险;又将刀砍向了天风证券。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后,岂是靠瘦身,就能扭转的?

有人说,当代集团走到今天,是因为经营不善。但究其根本,这千亿大厦,本就是在虚假的资本游戏中建立起来的,倾覆自然也在一夜之间。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