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优必选︱累亏30亿!人形机器人,有没有真出路?菠菜原创

优必选︱累亏30亿!人形机器人,有没有真出路?

发布日期:2023-09-15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600万/台,谁买?


作者/星空下的番茄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冰激凌


从AlphaGo开始,人工智能便冲入了人们的视野,一波又一波撩拨着市场的多巴胺。之后不久人工智能又上升到中国的国家战略,自此AI公司如雨后春笋,扎堆冒出,PPT融资盛极一时,众多公司狠狠地享受了一把资本盛宴。

在深圳成立的优必选(全称: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那个时段壮大起来的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2023年1月31日,优必选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之后上市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直到8月25日,优必选更新了申请材料,继续推进上市事宜。

其实在2019年4月22日,优必选便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过辅导备案,想要冲击A股,只不过不知是何原因,辅导上市工作在2021年7月悄无声息地停止了,之后优必选便决定冲刺港交所。

然而,随着国家对智能机器人战略定位的转向,消费型智能机器人在一级市场的风头已经过去,在一级市场的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从未实现盈利的优必选转战二级市场,不知冲刺结果会是如何?


一、技术有领先,但市场不买账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是自动化老兵周剑。2007年11月-2012年3月间,周剑主要从事高端建材工业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制造,在此期间,周剑一直在研究双足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伺服舵机(一种位置伺服电机),以保证机器人的关节可以活动。

在创立优必选后,周剑带领公司将机器人作为核心业务,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研究及开发、设计、智能生产、商业化、销售及营销。

优必选针对各个不同行业的不同应用场景推出了超过50种的产品,为全球超50个国家的900多家企业提供机器人服务。

从行业整体层面看,优必选在智能机器人行业内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22年,按收入计算,优必选在中国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产业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2.8%,同时优必选也是中国第一大教育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占到22.5%。

优必选的市场地位 摘自《招股说明书》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优必选Walker系列的双足机器人采用的电机技术路线是业内最牛的技术,难度系数高,技术精度高。但是市场消费者对如此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似乎并不买账。

《招股说明书》显示,从2018年推出Walker系列机器人以来,5年时间里,优必选总共仅售出10台人形机器人,收入合计5980万元,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匹配。这些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教育、问候和展示等少数几个场景,场景应用的局限性,叠加平均每台近600万元的价格,市场消费者对此望而却步。

销售情况的不理想也直接导致了公司的连年亏损


二、累亏超30亿,盈利遥遥无期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2023年4月底,优必选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40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和1.32亿元。2020-2022年收入整体增长36%,而2023年前4个月的收入同比增长28.5%。整体上看,优必选的收入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健康态势。

不过,公司的利润情况却一言难尽。同期,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7.07亿元、-9.18亿元、-9.87亿元和-4.21亿元。近3年半的时间里合计亏达到30.33亿元,且近3个完整财年,其亏损有逐步放大的趋势。

近年来优必选经营情况 摘自《招股说明书》

究其原因,不难看到,首先优必选的销售成本占比逐年升高,公司的毛利率从2020年的44%下降至2022年底的29%,然后进一步下降至2023年4月底的23%,整体降幅近48%。而在此情形下,优必选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以及一般行政开支却在逐年增加。毛利下降,其他开支增加,致使优必选的亏损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作为高科技类企业,优必选的研发支出不能停下,这是公司形成自身硬实力和护城河的唯一途径。2020年-2023年4月底,优必选的研发支出分别为4.28亿元、5.17亿元、4.28亿元和1.61亿元,然而,年均4.6亿的研发支出却仅仅只能祈求外部股权融资。

从《招股说明书》不难看到,从2020年-2023年4月底,优必选经营性现金净流出达到21.84亿元,同时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也达到了9.73亿元,合计近32亿元的现金净流出都只能依靠股权融资来填补缺口。然而外部输血维持生计并非长久之计,形成自身造血能力才是真正的解决之策。

近年来优必选现金流情况 摘自《招股说明书》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优必选的产品销售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优必选的产品销售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智能教育机器人的收入占比一直超过50%,在2020年时占比更是一度超过82%。而优必选费大劲研发的的核心产品,Walker系列机器人,近5年才卖出10台,每台大几百万的售价性价比属实太低,让大多数消费者难以接受。

在无法提升自家产品性价比的情况下,优必选想要让更多的消费者买单,从而实现盈利,着实困难。其实有个点一直让市场很疑惑。为何优必选一直要死磕没有太多应用场景的人形双足机器人呢?


三、一切为了估值,行业风头已过

对于上述的疑问,还得从优必选的公司战略和投资行业现状说起。

好故事+好团队”是投资机构投资的重要考量。而优必选早期的技术团队可谓是十足耀眼。高桥智隆、陶大程、熊友军、谭欢等都是业内响当当的人物,“好团队”这个要求十分满足。同时,优必选也在不断迎合资本的要求,讲好前沿科技的故事。想要以此不断拉来融资补血续命,做大估值,然后运作上市。

成立至今共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参与投资的机构也十分亮眼,包括腾讯、启明创明、工商银行、鼎晖投资、科大讯飞、泰国正大、海尔、澳洲电信、居然之家、民生证券、中信金石、民银国际、中广核、松禾资本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及投资机构。IPO前,整体估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优必选融资历程 摘自:电子发烧友网

不可否认,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是大势所趋,但是产业的落地与铺开往往滞后于科技多年。人型智能机器人虽然是先进高科技技术的体现,但是在其能力范围、落地应用场景等,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朵明日之花短期内不太可能绽放,而企业的经营运转,很难等得了这么长时间。

同时,在2020年下半年,国家政策导向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在一级股权投资市场上,消费机器人从香饽饽一下子变成了烫手山芋,整体投资热度骤减,业内公司的融资难问题快速凸显。而价格高昂的消费机器人又并非一般家庭所能消费,而降价销售又无法收回高昂的前期投入。自此消费型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受到了卡壳,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行业爆发期的风头已过,然而企业盈利遥遥无期。目前优必选100亿美元的一级市场估值着实过高,即便通过聆讯,优必选也未必会有二级市场投资者愿意高位接盘。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