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冰激凌
前有煤炭,后有火电,火电主要就是烧煤。最近在二级市场上,不怎么受待见的传统能源板块颇受关注。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所谓容量电价,就是以煤电机组的固定成本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确定的电费。
从前,火电运营企业主要按照售电量收电费,也就是发多少电,收多少电费。而新政策落地后,企业就多了一份按照固定成本计算的电费收入。
这对于日渐消沉的火电行业,尤其是火电运营企业而言,无疑是重磅利好。
只是纵有利好加持,似乎也无人愿意为这些处在困境中的企业买单。通知发布当天,豫能控股(001896)、晋控电力(000767)股价均冲高回落,而后再次掉头向下。
来源:东方财富-晋控电力,截至2023年11月15日
归根结底,还是败在了业绩上。
一、绿色低碳转型,火电处境堪忧
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长。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4.31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0%。
同时,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4亿千瓦;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7.1亿千瓦,同比增长10.8%。
对比以上两组数据,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如今电力装机增速已明显大于用电量增速,也就是说,供电量增速已大于需求增长。
在这样的供需格局下,火电处境尤为堪忧。
近几年,电力行业延续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以豫能控股所在的河南省数据为例,2023年上半年,河南省风电、太阳能发电量明显增长;而水电、火电发电量分别同比下降11.22%、下降6.03%。
来源:豫能控股2023年半年报
豫能控股和晋控电力都是以火电运营为主的电力企业(2023年上半年,豫能控股火电及供热收入占比87%,晋控电力火电收入占比65%)。受行业发展趋势影响,企业注定表现不佳。
不过,即便深处同样的大环境下,个体企业之间仍呈现出了不小的差异。
火电运营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豫能控股是河南省唯一省级资本控股的电力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河南省财政厅。晋控电力是山西省内最大的省属发电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国资委。
区域不同,电力需求也不同。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截至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872万人;而山西省截至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仅为3481.35万人,相差近三倍。
然而,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山西省累计发电量3229.8亿千瓦时;河南省累计发电量只有2400.8亿千瓦时。
可见,河南虽以人数取胜,但人均用电量、发电总量远远不及山西。
不仅如此,从动态角度来看,山西省常住人口、发电量均呈增加趋势,而河南省常住人口、发电量均呈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反应在企业业绩上,2023年上半年,晋控电力火力发电实现营收67.11亿(合并抵消前),同比下降1.48%。而豫能控股火力发电及供热合计营收只有47亿,同比下降5.29%,火电企业销售量同比下降9.98%。
显然,无论是在收入规模,还是面对行业下行的抗压能力上,豫能控股都不及晋控电力。
二、高支出低收入,盈利成一大难关
如今,对火电企业而言,盈利也是一大难关。
2022年,煤价高位运行,晋控电力和豫能控股分别巨亏8亿、23.74亿。
2023年上半年,煤价走低,火电企业业绩回暖。晋控电力和豫能控股毛利率均有明显提升。但即便如此,前三季度仍以亏损告终。晋控电力实现净利率-1.13%,扣非净利润-1.33亿。豫能控股实现净利率-7.38%,扣非净利润-6.49亿。
不过,晋控电力和豫能控股的亏损背后,原因却大不相同。
近几年煤价大起大落,导致豫能控股火电板块毛利率从2020年的15.04%,骤降至2021年的-20.87%。2023年上半年,即便有所好转,仍为-3.89%。
可见,豫能控股始终陷在火电亏损的深渊。
来源:同花顺iFinD-豫能控股
而晋控电力则完全不同。
从数据来看,晋控电力毛利率虽然也上下波动,但幅度明显小于豫能控股。而且,即便是在2022年低点,其火电毛利率仍然可达7.32%。
来源:同花顺iFinD-晋控电力
至于原因,或与其供应商有关。
根据晋控电力2022年年报披露,其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高达79.5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占比高达76.89%。而豫能控股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比例仅为15%,关联采购0%。
来源:晋控电力2022年年报
由此可见,晋控电力或通过关联采购,平滑了煤炭价格暴涨带来的业绩波动。但反过来,在煤价下行期,晋控电力恐怕也就没有那么大的业绩恢复空间了。2023年前三季度,晋控电力火电毛利率已达13.99%,已接近昔日高点。
那么,既如此,为何晋控电力仍然亏损?
一方面,虽然比起豫能控股,晋控电力的毛利率领先。但电力毕竟是民生行业,利润空间一向有限。尤其是在其他拖后腿的业务加持下,2023年前三季度,晋控电力综合毛利率只有9.36%。
另一方面,火电企业虽然没多少销售、管理、研发费用,但是,火电机组重资产投入,豫能控股和晋控电力的资产负债率均高达80%以上。
而且,比起豫能控股,晋控电力的借款规模、利率水平,都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2023年前三季度,晋控电力财务费用率高达8.17%,仅此一项,就消耗了近90%的毛利。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显然,在这个低毛利、高利息的赛道,无论煤价涨跌,本就没有多少生存空间。
接下来,若煤价继续下探,以及随着容量电价落地,火电企业处境或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只是在绿电冲击下,火电的日子终将会越来越难。
三、新能源炙手可热,转型停滞不前
长远来看,火电企业的出路或只有一条,那就是向新能源转型。
晋控电力通过布局光伏、风电、水电,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亿,营收占比9.75%。豫能控股则以风电为主,光伏为辅,上半年实现营收合计1.75亿,营收占比3.25%。
横向对比,在新能源赛道,晋控电力再次领先于豫能控股。但是,纵向来看,晋控电力的新能源发展,却已显现出停滞不前、甚至收入占比有所下滑的局面。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如前所说,我国电力新增装机增速已超过用电需求增速。那么在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赛道,这些传统能源企业,真的能脱颖而出、并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吗?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