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五连板!风口上的南京熊猫,竟飞不动了菠菜原创

五连板!风口上的南京熊猫,竟飞不动了

发布日期:2023-11-23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冰激凌


近日,凭借脑机接口和卫星互联网双概念加持,南京熊猫(600775)喜迎5连扳

来源:同花顺-南京熊猫 (截至2023年11月21日)

不过,据南京熊猫披露,脑机接口项目只是公司几个研发课题之一,目前不涉及商用,既没有相关产品,也没有收入

至于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南京熊猫确有运用北斗技术开发、生产授时类产品。但2022年,该类产品销售收入大约只有2000万,收入占比还不到0.5%。而且,该类产品是通过采购北斗模块进行组装的方式生产,南京熊猫并没有北斗相关专利。

来源:南京熊猫公告-11月20日

在南京熊猫的澄清公告面前,市场这番炒作,貌似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

那么,若离了炒作,南京熊猫的底色到底如何?


一、风口上的机器人,有热度没业绩

事实上,除了脑机接口和卫星互联网概念外,南京熊猫还站在另一个风口上——机器人

在资本市场上,机器人板块从来不缺乏关注。比如,同样站在机器人风口的亚威股份(002559),截至21日也已经拉出了四连板。

来源:同花顺-亚威股份(截至2023年11月21日)

其实从主业来看,南京熊猫和亚威股份八竿子打不着。不过这俩公司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机器人带来的股价贡献,似乎都远远高于业绩贡献。

1►南京熊猫

南京熊猫的机器人产品主要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系统装备的集成服务中。

据悉,南京熊猫曾在日本建立了机器人研究院,掌握了机器人的控制器、核心算法和集成应用,第一批产品已经开始应用于市场。南京熊猫是国内首家能生产焊接机器人的企业。

来源:同花顺iFinD-南京熊猫

这一串介绍看下来,南京熊猫绝对是机器人、尤其是焊接机器人赛道的佼佼者。

然而,结合财务数据来看,2023年上半年,南京熊猫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板块,实现营收3846.25万,营收占比只有2.82%。

不仅如此,根据2022年度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只有0.38%,妥妥的扯后腿业务。

来源:同花顺-南京熊猫

2►亚威股份

亚威股份的机器人产品也主要是工业机器人,连同工业管理软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设备自动化和产线智能化改造等,共同构成了亚威股份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

据亚威股份在互动问答平台介绍,子公司亚威徕斯机器人自成立以来,持续消化吸收引进德国技术,并与市场实情相结合,机器人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来源:互动问答平台-亚威股份

这一点目前来看,有一定数据支撑。2023年上半年,亚威股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140.43%

只是与此同时,营业成本同比增长了157.08%,进而导致毛利率下降4.91%。而即便以此为代价,实现收入翻倍增长后,该业务营收仍然只有3566.25万,营收占比3.53%,聊胜于无。

来源:亚威股份2023年半年报数据

二、疲软的主营业务,压力日显

抛开有热度但没业绩的机器人业务不谈,南京熊猫主业主要是智慧交通平安城市、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2023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2.59%、44.59%。亚威股份主业主要是金属成形机床激光加工装备,2023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9.13%、27.35%。

来源:同花顺 南京熊猫(左)亚威股份(右)

这俩公司主业并不在一个赛道,业务层面没有可比性,但业绩层面,冰冷的数据却有得一拼。

1、南京熊猫,生意难做钱难赚

从南京熊猫的业务性质来看,很明显要和政府打交道。而南京熊猫也自带这样的基因,其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再往上,最终控制人是国务院国资委

只是,纵然出身得天独厚,但是特定市场的特定需求总归是有限的。

目前,南京熊猫的收入主要来自南京、深圳、成都三地,上半年三地合计营收占比达96.3%。而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南京熊猫销售的信息网络设备、智慧交通设备等数量已大幅下降

来源:同花顺iFinD 南京熊猫2019-2022年度数据

2023年前三季度,南京熊猫营收同比继续下降34.02%,同时净利率只有0.02%,扣除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4516.02万。

如今的南京熊猫,可谓生意难做,钱难赚。

2、亚威股份,经营压力日渐凸显

相比之下,亚威股份表现略好,除2022年因参股的韩国LIS公司退市,造成长期股权投资巨额减值,进而导致公司亏损1.7亿外,其他年份基本保持正向盈利。

来源:同花顺-亚威股份

只是日子显然也越来越难。

在行业需求下行、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形下,2023年上半年,亚威股份两大业务板块:金属成形机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6.99 亿元,同比下降 4.71%;激光加工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76 亿元,同比下降 8.14%。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亚威股份就已陷入收入增长停滞。只不过2021年,行业整体延续了2020年3月以来的复苏局面,亚威股份这一年也实现了不小的增长。但其后两年,又逐渐降回了原形。

来源:同花顺-亚威股份

而经过这一番起落,亚威股份财报还发生了一个不小的变化,即存货。不知是不是为了应对2021年的短暂繁荣,亚威股份存货爆发增长,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已达11.82亿,三年时间翻了一番。

来源:同花顺iFinD-亚威股份

然而收入端显然并没有这么乐观。尤其近两年,营收一降再降,导致亚威股份存货周转天数已增长至270.98天。存货积压问题凸显。

来源:同花顺iFinD-亚威股份

另外,存货积压直接导致经营现金流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

来源:同花顺-亚威股份

各项指标综合来看,亚威股份的经营压力已经明晃晃的摆在了眼前。


三、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综上,如果从业绩出发,无论是南京熊猫还是亚威股份,显然都难入资本法眼,但是二者股价都这么离奇的直冲涨停。

南京熊猫背后,有脑机接口、卫星互联网以及机器人概念加持,但概念来的快,去的也快,截至撰稿(11月22日),南京熊猫股价一度跌超5%。

不过,亚威股份却正相反。11月22日,亚威股份再封涨停板。

这是因为,亚威股份又蹭上了一个新概念:HBM(高带宽内存)。据悉,亚威股份的参股公司苏州芯测全资收购的韩国GSI公司,拥有技术难度较高的存储芯片测试机业务,并稳定供货于海力士、安靠等行业龙头。

怎么说呢,这就好比你侄子的儿子有一条赚钱通道,但是不是真能赚钱,能赚多少,能分你多少,这都不知道。

不过从财报倒是能看到,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亚威股份因参股苏州芯测,分别确认投资损益-100.74万、-983.1万、-26.73万。也就是说,此前亚威股份不仅从未尝到甜头,而且还年年赔钱。

来源:亚威股份财报

那么以此拉出来的涨停板,站得稳吗?

最后,笔者还发现一个现象:同样面对概念加持下的股价暴涨,亚威股份与南京熊猫的反应完全不同。南京熊猫一再澄清,而亚威股份则在公告中一再装傻,什么都未发现,什么都不知道。

来源:亚威股份股价异常波动公告

只是这样任凭市场消息发酵,怕只怕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