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冰激凌
2023年即将收官,就在大家纷纷展望明年资本市场的时候,有一件大事再次让投资者擦亮了眼睛。
这件事就是几天前首批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的交付仪式,虽然该活动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然而含金量十足。这款车售价45-70万元人民币,比狂人马斯克前几年提出的理想价格要高了至少50%,续航里程已经接近550公里。
即使活动上说皮卡将于明后年在北美市场交付,在国内上市还没有音信,但是据媒体透露已经有超过100万客户支付了定金,皮卡的订单量超过了200万辆。而且最重要的是,特斯拉皮卡采用的是纯电动方案,均搭载的是4680电池。
特斯拉皮卡
就像一个硬币总有两面,特斯拉的皮卡在逐渐走到舞台中央时,也受到了一些争议,比如就有机构分析该皮卡不太可能盈利,马斯克也在财报会上亲自承认这款车的增产难度很大,至少需要18个月,不知道是不是扮猪吃老虎。
那特斯拉的皮卡,真的能像多年前的Model电动车一样,引起鲶鱼效应,重新带活沉寂了一年的皮卡市场吗?笔者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不温不火,少有亮点
如果向前追溯,皮卡其实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还是用作拉货的商用车,后来逐渐走入普通家庭,变成了商乘两用。
从全球皮卡的消费情况来看,北美毫无疑问是第一大市场,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个国家就占据了全球约2/3的市场。
皮卡销量情况
然而皮卡在国内也是处于一个“别人买我推荐,自己买却看不上”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的限制(部分城市皮卡不让进城),另一方面皮卡油耗高,主要应用场景是地广人稀的环境,国内部分城市拥挤的路段,也难以让皮卡大展身手,所以车主肯定首先还是城市SUV。
从今年国内的皮卡市场来看,用不温不火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今年前十个月皮卡销量41.9万,同比下降了2%,皮卡市场的区域在地广人稀的西北、西南为主(这两个区域占到总需求的约50%)。
国内皮卡市场唯一比较亮眼的,是随着去年下半年海外市场需求增加,国内的皮卡出口持续增加,像长城汽车(601633)、江淮汽车(600418)、上汽大通等玩家的出口基本占了总产量的1/3左右,其中长城汽车皮卡出口历年累计稳居第一。
二、群雄争霸,各有特色
国内皮卡市场虽然不大,但是整车厂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一点儿都不低,经过多年的竞争,目前皮卡市场每年销售量基本稳定,都是50万辆上下,行业的CR5已经超过了80%,长城汽车的市占率超过了40%。
国内皮卡批发销量情况
从玩家的皮卡产品上来看,可以说是各有特色。比如长城汽车就推出了多款车型,已累计39个月销量超万辆,今年也是推出了首款大型高性能混动皮卡(山海炮PHEV),算是以电赋能燃油的混动解决方案,主打一个差异化的竞争路线,在国内的市场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而上汽大通的皮卡则主打一个出口,而且走的是高端化路线,去年它的全球销量达6.7万辆,同比增长了接近100%,而海外销量4.6万辆,出口的占比超过了80%,非常夸张的一个数字。
如果我们放眼全球,福特和雪佛兰则牢牢占据全球皮卡市场的前两名,像福特的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800万台,可以说美国传统车企在美国市场里可谓如鱼得水,所以新势力想入场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比如特斯拉的皮卡率先在北美市场售卖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特斯拉,重新引领潮流?
其实,这次特斯拉皮卡的推出,也带火了一些其产业链上游的玩家们,比如拓普集团(601689)主要为特斯拉皮卡供应减震件、底盘轻量化、内饰板等零部件,据专业机构分析,配套价值量达到1.2万元。再比如宝武镁业(002182)为特斯拉皮卡供应镁合金方向盘和后座扶手架。
类似这样为皮卡供应零部件的玩家还有很多,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玩家未来能否靠着特斯拉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毕竟特斯拉皮卡销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开他们在特斯拉面前的话语权如何
再回到特斯拉皮卡本身,虽然说美国的皮卡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但其实燃油车型目前仍是美国市场的销售主力,新能源车型渗透率仅为1.2%,除了特斯拉之外,像福特、通用等玩家也已经进入了电动这个蓝海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特斯拉相较于其他玩家已经在电动化领域积累了众多经验和客户,这或许能让它拥有先发优势。
另外,笔者分析了特斯拉皮卡当前的定价、动力(百公里加速2.6秒)、载货空间大(超3.4立方米)等重要指标,已经领先于竞争对手,而且很有科技感的造型或许也能给其加分。
至于未来特斯拉皮卡什么时候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或许只有客户的订单才能给予答案,但作为投资者的我们需要密切关注。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