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这家“宁德系”企业冲击IPO,但深陷财务造假旋涡菠菜原创

这家“宁德系”企业冲击IPO,但深陷财务造假旋涡

发布日期:2023-12-07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高速增长何以为继?


作者/星空下的番茄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火锅


2023年11月6日,首航新能(全称: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市委会议,并更新相关材料。这家主营逆变器和储能的公司,离最终上市又近了一步。

在华耀光电、高景太阳能等一众光伏企业IPO撤回、终止之际,首航新能能够顶住压力通过上市委审核实属不易。只不过公司在财务数据、股权、研发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容忽视。


一、营销数据存造假嫌疑

首航新能成立于2013年6月,公司主营是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目前主要涉及三大块业务,分别是逆变器类(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类以及光伏系统配件等。

以《招股说明书》中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光伏并网逆变器和光伏储能逆变器的收入占比合计为77.88%,储能电池业务为21.75%,其他业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主要是用来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在全球的爆发,首航新能的业绩也迎来了高速增长。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2022年6月底(简称“报告期”),首航新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26亿元、10.23亿元、18.26亿元和17.6亿元,近3个完整财年的营收整体增长达到247.15%,而且2022年上半年的营收就快赶上2021年全年。同期首航新能的净利润分别为0.53亿元、1.96亿元、1.87亿元及2.78亿元。

首航新能经营业绩情况 由《招股说明书》整理

只不过和其他企业不同的是,首航新能的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报告期内,海外业务营收分别为4.55亿元、9.42亿元、16亿元和15.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6.71%、92.09%、88.01%和89.30%,整体处于波动提升的状态。其中意大利和波兰占比颇高。以2022年上半年为例,营收占比分别为54.41%和15.01%。

然而虽然在众多公告的材料中,首航新能对海外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做了很多解释和佐证,但是笔者发现其数据上确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从《招股说明书》和回复函中看到,首航新能在意大利销售金额等于首航新能对ZCS这家意大利企业的销售金额,由此可以确认ZCS是首航新能在意大利的独家代理,且代理的产品全部在意大利进行销售。

选取《招股说明书》和回复函中的相关数据,测算出来销售额对应的功率上下沿数据如下表:

2021年首航新能对ZCS销售额所测算的电池和逆变器功率 由《招股说明书》和回复函中数据测算

从测算结果可知,2021年首航新能向ZCS销售的1.54亿元的储能电池对应的电池功率应该在62.4MW-1073.26MW之间。

又根据三晶股份对上交所问询的回复函中可知,2021年首航新能在意大利家储市场上的业务占比为8%,那么结合上面所计算的电池功率区间来看,意大利2021年新增储能应该在780MW-13415.75MW,计算出来的上下沿数据都远高于意大利当年实际新增的412MW

首航新能在意大利业务占比 摘自三晶股份针对上交所问询的回复函

与此同时首航新能在问询回复函中表示,公司对经销商采取买断式销售,而像三晶股份等则是采取提单日90天结清余款,所以首航新能单笔业务全部收入确认较其他企业更早。

如此种种,都表明首航新能有较大的虚增收入、提前确认收入的嫌疑。其财务数据真实性存在不小的水分。

而且在《招股说明书》中说到,首航新能与ZCS签署的合同中商定的采购目标是2021年1500万欧元,往后每年增加500万欧元,到2024年达到3000万欧元,四年合计9000万欧元。

首航新能与ZCS的销售合同 摘自《招股说明书》

而从第二次回复函中可以看到,2021-2023年6月底,首航新能对ZCS的销售额分别为5.61亿元、18.98亿元和7.31亿元,合计31.9亿元,约合4.62亿欧元,超原计划4年合计的4.14倍,而意大利整体光伏、储能市场增速远不及此,ZCS并没有足够的动机去进行如此激进的采购。

而除了财务数据真实性问题外,首航新能在股权上也存在着让人诟病的地方。


二、供应商低价入股

光伏新能源类企业能够快速成长并估值飙升,自然是离不开知名投资机构们的推波助澜。在2021年皓首为峰投资后,首航新能的整体估值达到了103亿元的高点,而在此前,有几笔投资就疑点重重。

在2020年5月和6月,陶诚和刘绍刚两位自然人以6元/股的价格入股首航新能,此时公司的整体估值在约3亿元。而两位自然人的身份比较特殊,分别是广东竣昌和广东铭利达的实控人,而这两家企业均为首航新能的供应商。

供应商入股 摘自《招股说明书》

同时仅时隔6个月不到,在2020年10月的员工股权激励时,其估值就上升到了20亿元。在2021年7月深创投、红土创业等入股首航新能后,估值更是达到了70亿元,短短一年时间,估值翻了22.33倍

无独有偶,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宁德时代(300750)身上。2021年11月,领汇基石、华金领翊和智数投资向首航新能增资,投后估值达到100亿元,而一个月后,宁德时代子公司问鼎投资入股首航新能时,却采用的77.32亿元的估值,首航新能为宁德时代进入打了个77折,而宁德时代一直是首航新能的大供应商。

对于供应商低价入股的原因,以及估值的合理性,交易所对此进行了问询,而首航新能在回复中也一直坚持称符合评估价格,入股价格公允。但供应商低价入股,确实难洗利益输送的嫌疑。

与此同时,公司高企的应收和存货为后续经营埋下了隐患。


三、存货应收高企如何化解?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首航新能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是1.04亿元、1.27亿元、4.47亿元和7.76亿元,整体涨幅达到646.15%。占到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72%、12.39%、24.49%和44.09%

而对于应收账款的增长,首航新能在回复材料中说到:“并非是通过放宽信用期去刺激销售,而仅仅是因为基于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因资金安排需求、业务战略规划等因素协商确定,并非主动放宽”。

不论是主动放开还是被动放开,其最终结果就是应收大幅增长6倍多,且远超营收的涨幅。

与此同时,在首航新能的应收账款中有71.55%来自于ZCS,约5.55亿元。2022年上半年,首航新能与ZCS之间的业务营收为8.55亿元,而相应的应收账款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了2.91亿元,也就是说有近34.04%的营收并未能以现金收回,而是以应收的形式挂在账上。

首航新能对ZCS的应收账款情况 摘自《招股说明书》

结合前面笔者说到的海外数据存疑的问题,这高企的应收账款能否最终收回真不好说。

无独有偶,报告期内首航新能的存货账面价值也在快速攀升,分别1亿元、2.04亿元、4.52亿元和10.09亿元,近年来整体增长超过10倍,占到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21%、28.03%、22.52%和33.25%,持续在一个很高的比例。

而截至2022年6月底,其账上10.18亿的存货中有占比45.95%4.68亿元的存货为库存商品,而如储能电池这样的产品,在常温状态下自然放电周期为6-12个月,之后需拆除包装重新进行充电,而且目前不论是逆变器还是储能电池都处在高速更新迭代的状态,如果不能快速地将产成品销售出去,将面临着大额的存货减值风险

由于存在着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供应商低价入股,存货应收高企等问题,所以并不能排除首航新能上市后业绩变脸的嫌疑,投资者还需谨慎对待。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