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蒸发千亿!晶科VS天合,光伏产能过剩,资本大逃亡菠菜原创

蒸发千亿!晶科VS天合,光伏产能过剩,资本大逃亡

发布日期:2023-12-14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腰斩再腰斩,数千亿烟消云散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火锅


2022年,光伏行业还曾被视为引领着绿色能源的发展潮流。然而自2023年以来,光伏板块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暴击,曾经炙手可热的概念股如今已沦为一片狼藉

行业霸主隆基绿能(601012),市值已从约5500亿高点,一路下滑至约1500亿。

腰斩再腰斩,数千亿烟消云散。

不过,虽然光伏赛道已降至冰点,但却仍有不小的看点。

2023年上半年,隆基绿能的组件出货量,突然从连续多年稳坐第一,降到了第三。而强势反超的,正是曾经紧随其后的晶科能源(688223)和天合光能(688599)。


只可惜,即便把隆基拉下了神坛,晶科和天合也同样难改被资本抛弃的命运。


一、一边产能严重过剩

2022年8月是晶科和天合的高光时刻,二者市值都曾站上了1800多亿高点。然而时至今日(截至12月13日),晶科能源市值833.43亿,仅剩昔日一个零头;天合光能市值552.74亿,凭空蒸发超7成。

新霸主晶科和天合,市值反而跌到了尘埃里,为何?

来源:亿牛网,晶科能源(左),天合光能(右)

其实从行业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光伏不仅没有走衰,反而增长势头相当强劲。2023年1-10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已达142.56GW,已超去年全年装机规模,同比增长率高达144.78%。

宝武镁业股价变动情况

按理说,行业景气,全员受益。但问题是,既然眼见是块肥肉,谁不想来咬上一口?这就导致,一边下游装机需求增加,但另一边上游疯狂扩产

截至2021年底,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的组件产能还分别只有45GW、50GW,而预计到2023年末,二者组件产能将分别达110GW95GW(组件位于光伏产业链的下游,因此这里只看组件产能)。

什么概念呢?

据隆基在互动问答平台介绍,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240GW。而仅晶科和天合,预计合计产能就将达205GW。

来源:互动问答平台-隆基绿能

全球来看,据集邦咨询预估,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可达1034GW,大约是去年新增光伏装机量的4.3倍!

产能严重过剩的冲击下,光伏组件价格直线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组件价格降幅已超50%。


今时今日,尽管光伏市场仍需求旺盛,但奈何,光伏行业的内卷,已经卷到了让资本市场见了都怕的程度。


二、一边加速投资扩张

而比起产能过剩,更可怕的是,一边产能严重过剩,一边加速投资扩张

今年7月,天合光能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109亿,用于投资建设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

来源:天合光能公告

无独有偶。今年8月,晶科能源也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97亿,同样也用于扩张生产线。

来源:晶科能源公告

这并不是晶科和天合看不清局势。事实上,隆基也提出要加大光伏高效产能投资建设。

来源:隆基2023年半年报

而这,才是光伏赛道最大的痛点

谁都知道产能过剩,但谁都不想错过成长的风口,谁都想成为那个走到最后的强者,所以谁都不愿、不敢、也不能相让。

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两败俱伤。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分别为约27GW、30.8GW,分别同比增长49.58%69.14%

乍一看,增长势头还不错。但别忘了,同期我国光伏新增装机78.42GW,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54%

来源:晶科能源2023年半年报

这就意味着,天合和晶科的增量市场,明显遭到了其他玩家的瓜分。

而出货量还不代表收入。上半年,内卷之下组件价格大跌,天合光能虽然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约50%,但是,组件收入却仅同比增长4.65%,与2022年83%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

没办法,这就是产能过剩的必然代价。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其中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为销量数据

不过,晶科能源倒是交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2023年上半年,虽然晶科也受到了组件降价的影响(收入增速小于销量增速),但组件收入增速仍然可达59.16%。

比起天合光能,晶科显然更好的扛住了组件降价的压力。


三、陷入新一轮价格战

晶科能源的秘密武器,是早早的布局了TOPCon电池。事实上,这也是晶科能源能够力压隆基,组件出货量重回第一的关键。

太阳能电池赛道,过去基本是P型电池的天下。但随着P型电池逐渐逼近理论极限效率,N型电池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其中,N型TOPCon电池由于效率高、投资性价比高(与现有P型产线可兼容)等优势,具有较高市场认可度。

而晶科能源又是TOPCon产能大户,2022年产能占比达28.9%,稳居行业首位。


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1-9月,晶科能源组件总出货量超过52GW,其中N型组件出货占比约为57%,已超一半。另外,晶科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平均效率已达25.6%以上。

如今,虽然光伏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但高效的TOPCon电池市占率却明显提升。而全力押注TOPCon的晶科能源,自然吃到了P型向N型转型的第一波红利。

只不过,N型电池也终将沦为内卷的战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前文提到的无论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还是隆基股份,其投资扩产都有一个共同倾向,即投向于高效组件生产项目。新一轮的角逐已经在路上了。

而晶科能源,恐怕已经率先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

由于TOPCon电池效率更高,按理说,晶科的组件产品应该能卖到更高的价格。但同业比较来看,晶科能源的组件单价丝毫体现不出价格优势,与行业前五基本保持同一水平(虽略高于隆基,但隆基的数据为电池片和组件平均单价。天合则没有披露销量数据,数据仅为推测)。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由此可见,晶科能源的N型电池,恐已卖出了P型电池的价格。

此外,在竞争中,卷的不仅是价格,还有路线。

晶科能源包括天合光能,都把重心放在了N型电池上。目前行业也普遍认为N型电池是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但隆基却始终押宝在P型硅片身上,生产HPBC电池(混合钝化背接触电池,在P型硅片基础上结合TOPCon及IBC技术)。

或许,隆基因在TOPCon赛道落后一步,不得已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亦或许,未来某一天HPBC真的成为了新的主流;当然,也有可能无论是TOPCon还是HPBC都将被新技术颠覆。

研发不息,争斗不止。晶科能源在N型电池领域走的更快,走的更远,但却未必走的顺利。

在内卷的赛道上,没有赢家。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