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闪崩跌停!暴涨的AI玩具,该消停了菠菜原创

闪崩跌停!暴涨的AI玩具,该消停了

发布日期:2023-12-25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市场需求疲软,无序竞争加剧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冰激凌


风水轮流转。谁能想到有一天,玩具板块竟也能成为热点。

实丰文化(002862)主要从事各类玩具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截至12月19日,实丰文化已走出7天5板的行情。短短几天,股价涨超50%。

来源:同花顺-实丰文化,截至12月21日

不过,与实丰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在玩具赛道深耕多年的沐邦高科(603398),却在拉出一个涨停板后,连连下挫。

来源:同花顺-沐邦高科,截至12月21日

两相对比,不知实丰文化如何能得资本青眼?只是若无业绩支撑,怎么涨上去,终会怎么掉下来。截至撰稿(12月21日),实丰文化已然吃了个跌停


一、需求疲软,收入下降

事实上,实丰文化受到关注,某种程度也是沾了AI的光。

互动问答平台上,投资人屡屡问及GPT的技术应用。而据实丰文化介绍,公司也确实有相关AI玩具,比如智能机器狗教育机器人飞飞兔GPT智能玩具等。

显然,AI市场的热度,已经蔓延到了玩具领域。

来源:互动问答平台-实丰文化

不可否认,在各种技术手段加持下,玩具产品不断更新迭代。但对企业而言,产品终究是为了业绩服务的。投资人要的是盈利,而不是玩具。

而从业绩来看,无论是实丰文化,还是沐邦高科,都一塌糊涂。

沐邦高科成立于2003年,以益智玩具起家。到2019年,益智玩具收入已高达5.18亿。然而近几年,却一年不如一年。

2022年沐邦高科益智玩具类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50.88%,2023年上半年,继续下降58.52%,规模仅剩3888.06万

来源:同花顺iFinD,沐邦高科-益智玩具营收

无独有偶,实丰文化也在上演类似的故事。

实丰文化在玩具行业已有30年积累。昔日巅峰时期,实丰文化玩具自产业务收入曾高达3.7亿。而到2022年已仅剩2亿。

2023年,下跌还在继续。上半年玩具自产业务仅实现收入7651.18万,同比继续下降24.61%。

来源:同花顺iFinD,实丰文化-玩具自产业务营收

在玩具赛道,沐邦高科和实丰文化都辛苦经营了二三十载,然而如今,收入规模均已不足昔日一半。


二、无序竞争,利润萎缩

沐邦高科和实丰文化不复昔日繁荣,一方面,是玩具行业尤其是外销市场整体疲软。另一方面,是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世界玩具工厂”之称。2022年,我国玩具行业内销收入918 亿元,外销玩具(不含游戏)出口额为 483.6 亿美元,外销收入占比远高于内销。

而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形势复杂、玩具出口增速剧烈下降。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玩具出口额同比增长37.7%,2022年同比增长仅为5.6%。到2023年,前11个月出口额已同比下滑16.6%


另外,我国玩具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玩具生产商企业规模小而散,多以OEM代工为主,整体研发设计水平低、知名度低,生产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议价能力差,最终导致价格战频现,玩具厂商无序竞争严重。

受此影响,玩具厂商的利润空间大幅缩减。

从数据来看,沐邦高科的益智玩具业务,毛利率已从昔日的37.89%,一路下滑至2022年的13.17%。利润缩水2/3(2023年上半年玩具业务分部毛利率6.19%,未扣除内部抵消)。

来源:同花顺iFinD,沐邦高科-益智玩具毛利率

相比之下,实丰文化虽然没有沐邦高科降幅夸张,但自产玩具业务的毛利率也已降至20%上下。

来源:同花顺iFinD,实丰文化-玩具自产业务毛利率

与此同时,随着收入锐减,收入对费用摊薄作用减弱。

过去,实丰文化销售期间费用率基本在15%以下。而2023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已高达25%(由于沐邦高科总营收中,光伏业务占比较高,因此这里只看实丰文化的费用率)。

来源:同花顺iFinD-实丰文化

毛利率20%,费用率25%。显然,即便是玩具毛利更高的实丰文化也已入不敷出

2020年-2022年,实丰文化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3972.22万、-2038.56万、-4115.85万,连亏三年。2023年前三季度继续亏损1395.32万。

市场需求疲软,利润空间萎缩,这就是玩具行业所面临的真实且残酷的现状。


三、转战光伏,泥菩萨过河

如今玩具厂商,都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为此,企业纷纷寻找破局之法,而沐邦高科和实丰文化则不约而同的盯上了光伏赛道。

沐邦高科跨界的方式是并购。2022年5月,沐邦高科斥资9.8亿,收购了资产价值只有1.97亿的毫安能源,为此形成商誉7.83亿,约占年末总资产25%。

来源:沐邦高科2022年年报

可见,为进军光伏,沐邦高科下足了血本。

毫安能源是一家生产光伏硅棒硅片的公司,其中硅片还是委托外协厂商切割的。此前收购时,毫安能源原股东曾做出业绩承诺。2022-2025年承诺利润数分别为1.4亿、1.6亿、1.8亿、2亿。可惜第一年就未能达成(2022年毫安能源净利润1.31亿)。

如今,账上挂的7.8亿商誉还未计提减值,照此发展,恐也终成隐患。

实丰文化在光伏赛道的布局,也从对外投资开始。

2022年11月,实丰文化斥资1亿,取得了安徽超隆光电25%股权。超隆光电是专注、专业生产光伏组件的企业。数据显示,2022年超隆光电实现净利润2058.85万,而到2023年上半年,则只有575.42万。

超隆光电本就不高的利润,还在不断下滑。不知实丰文化1个亿的对价,何时才能回本?

今年4月,实丰文化又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深圳实丰绿色能源,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及服务。显然,实丰文化还不愿放弃光伏的成长机遇。

不过,正如笔者在《蒸发千亿!晶科VS天合,光伏产能过剩,资本大逃亡》一文中所说,如今光伏赛道已经沦为内卷的主战场,不知实丰文化、沐邦高科又有什么资本能够站稳脚跟?

玩具主赛道疲软,实丰文化和沐邦高科都把光伏当成了挽救业绩颓势的救世主,殊不知,光伏自身就是泥菩萨过河。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