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全部国产!工控系统,咸鱼翻身菠菜原创

全部国产!工控系统,咸鱼翻身

发布日期:2024-01-03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自主替代,依旧主线


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火锅


新年伊始,在工控系统领域就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行业玩家龙芯中科(688047)联合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华龙讯达等玩家发布了新型高端自主PLC控制器。

据悉,该控制器的整体性能已经达到同类进口产品水平,在国产装备、自动化产线、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未来或许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龙芯中科的股价也从11月开始一路飙升,彷佛在为本次新产品造势。

龙芯中科股价变化情况

同时,深挖一下你就会发现,龙芯中科的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1.64亿元,到了2022年的3.13亿元,基本实现了翻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2023年前九个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8.5%,同时还亏损了2.1亿元。

从工控行业这个整体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玩家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0.5%,行业存在一定的“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未来这个行业是否真的具有投资价值呢?笔者今天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需求承压,静待拐点

简单来说,工控指的就是工业自动化控制,通过机械、软件等组合的方式,使工厂生产和制造的过程更加自动化精确化

其实,工控自动化从上个世纪初就开始萌芽,如今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控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它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下游的主要需求像自动化设备和机床,其需求量和制造业PMI的走势非常相似。

随着2020年开始的新一轮自主替代行动,工控系统玩家的股价也大幅提升,至今为止可以说仍是高点。

工控系统供需情况

但是,该说不说,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叠加出口持续减弱,工控的需求目前仍然处于周期底部震荡的阶段,而且呈现出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3年第三季度,工控玩家的营业收入增加了14%,但是归母净利润下滑了8%,像主要产品包括伺服系统、PLC的玩家禾川科技(688320),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就同比下降了29.7%


二、仍有差距,道阻且长

如果我们把工控的产业链拆开,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工控产品按功能可分为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不同产品用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可以说它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工控产业链情况

2023年我国的工控自动化市场也有望突破3000亿元,这几年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大约是5%,机床和半导体两个行业大约占据了工控总需求的20%左右。前面也说了,工控系统的需求和PMI呈现正相关,2023年最后一个月,我国的PMI仅为49%,主要受国内外需求复苏偏弱,季节性因素共同影响。

所以,工控的复苏从目前来看,仍然需要静待拐点

但如果说未来什么是工控的投资主线,自主替代这四个字是非常明确的。长期以来,外资品牌在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西门子、安川、松下等等。

就以在工控领域占据主流地位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例,中大型的PLC应用壁垒相对较高,西门子、三菱和欧姆龙的市场份额位居我国PLC全类型市场的前三位,国内玩家的市场份额最高时也不到10%

PLC竞争情况

但这也不是要将国内玩家一棍子打死,毕竟他们在产品适应性、性价比等方面也能和主流玩家打造差异化竞争的能力。

就比如PLC领域的中控技术(688777)从十多年前开始推出了首款PLC产品,目前PLC产品主要应用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大装备领域(比如油气管网、市政工程等等),在某些领域还是能和欧美玩家掰手腕的。

此外,还有我们开篇提到的龙芯中科发布的国产高端自主PLC,也是搭载了龙芯高性能的4核处理器。


三、把握结构性机会

虽然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工控行业仍然在底部震荡,还没有看到复苏的迹象,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结构性的机会去把握。

除了我们刚才聊到的自主替代,海外市场或许也是个机会,毕竟近些年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增速快,国内制造玩家在东南亚等市场布局加速,这也给了上游的工控玩家一个搭船出海的机会。

除此之外,2023年人形机器人也是一个非常火爆的主题,尤其是特斯拉凭借产业链迁移+AI算力,有望成为行业开拓者,在其中的电机领域,工控玩家或许可以通过成本技术优势切入相应市场。

所以,哪怕只有一丝丝曙光,当我们抓住的时候,高额回报或许就会实现。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