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强调要“推动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更好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提炼一下其中的关键词:央企、人工智能。
来源: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受此影响,国资云板块狂掀涨停潮。
2月23日,北京国资委旗下的铜牛信息(300895)、天津国资委旗下的卓朗科技(600225),都直接一字封死涨停板。
而前不久,铜牛信息和卓朗科技刚刚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前者归母净利润预亏1-1.3亿,后者预亏1.6-2.4亿。
在冰冷的业绩面前,资本市场的狂热,似乎总是透着那么一丝滑稽。
一、国资云,全方位的数据服务商
铜牛信息和卓朗科技都是国资云的种子选手。那么国资云到底是干什么的?
根据财报介绍,铜牛信息主营业务是IDC及增值服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包括软件开发、运维服务等)。
卓朗科技主营业务为软件开发和云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数据中心建设和托管三大类。
来源:同花顺-2023年半年报数据 铜牛信息(左)卓朗科技(右)
很抽象。但对应来看,这俩公司业务范围其实类似。
首先,都有数据中心即IDC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拥有电力、空调、网络等设施完备的大机房,可以为客户提供服务器托管等服务;
其次,都有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可以为客户搭建一整套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业务、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应用。
第三,都有软件开发和云服务。可以理解为公司将自有的服务器、网络设备部署在数据中心内,构建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基础设施层面(IaaS)、软件层面(SaaS)的服务。
再通俗点说,就是如果客户自有服务器,我可以帮你托管维护;如果没有,我可以向你提供一整套底层基础设施,或者直接帮你开发软件、以及量身打造一套信息系统等。
简而言之,就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化服务。
二、区位得天独厚,业绩入不敷出
这一整套业务的基础,是数据中心。而在这层面,背靠北京市国资委的铜牛信息,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铜牛信息的四大数据中心分别是天坛数据中心、CBD数据中心、国门数据中心、天津自贸区数据中心,均位于北京、天津的核心地区。在核心区域部署数据中心的云平台,便于保障互联网数据传输的最优路径和可靠性,极大满足时效性要求。
从数据来看,过去几年,铜牛信息一直在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并且在2022年,实现了收入大涨47.33%的好成绩。
来源:同花顺-铜牛信息
然而,也正是2022年,铜牛信息迎来上市后首次亏损,扣非净利润-6738.33万。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固定资产规模增加,设备折旧也随之增加。但是,新增业务规模却未能达到预期。2022年,铜牛信息毛利率从30%+,腰斩至16.15%。
进入2023年以来,铜牛信息处境更加严峻。不仅未能延续2022年的收入增长趋势,而且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3亿,同比降幅高达43.98%。
随着收入规模大幅萎缩,铜牛信息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12.8%,而同期期间费用率高达20.85%,明显入不敷出。
归根结底,铜牛信息虽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业务扩张却并不理想。
然而根据扩建计划,目前运营2000-3000个机柜的铜牛信息,正在积极布局超算中心建设,预计将再建6000机柜。只是若没有匹配的收入增长,只怕固定资产投入越大,负累越重。
来源:中邮证券2023年8月研报
三、承诺期内光鲜,承诺过后变脸
与铜牛信息相比,卓朗科技区位优势没那么明显,其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北京亦庄、江西抚州、新疆昌吉、天津红桥,共计4567个机柜。
来源:东吴证券2023年7月研报
卓朗科技的主要收入大概也并不是IDC服务,其财报介绍的第一项业务是软件开发及云服务,在云计算软件和工业软件层面具有一定优势。
2023年前三季度,卓朗科技实现营收5.71亿、毛利率34.96%。乍一看,有软件加持的卓朗科技,无论收入规模、还是毛利率水平,都远远高于铜牛信息。
但是进一步深扒下来,卓朗科技的故事更精彩。
卓朗科技原名天津松江,之前的主要业务是房地产。在房地产的拖累下,天津松江曾连续亏损9年,一度走到了破产重整的境地。
来源:同花顺-卓朗科技
那么,天津松江是怎么变成卓朗科技的呢?收购。
2017年,连年亏损的天津松江,斥资10.8亿收购了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80%股权,从而将业务拓展到了软件信息服务领域。
在这笔交易中,天津松江形成商誉——即收购溢价4.65亿,而收购标的天津卓朗科技的原股东也做出了业绩承诺。2017、2018、2019年承诺利润分别不低于9000万、1.1亿、1.3亿,三年合计3.3亿。
巧合的是,承诺期内,天津卓朗科技均擦边达成业绩承诺(其中第三年未达成,但却恰好保证三年总数达成)。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更巧的是,承诺期一过,天津卓朗科技业绩立马变脸。
根据2020年年报披露,上期天津卓朗科技(合并)净利润约9200万。而2020年,净利润突然变成了-1.08亿。
来源:卓朗科技2020年年报
与此同时,收入规模也从2017-2019年的暴涨,变成了平稳甚至下降。
来源:同花顺iFinD-卓朗科技
2022年,天津松江已经完全剥离房地产业务,彻底变成了卓朗科技。只是卓朗科技却再也没有展现出业绩承诺期内的辉煌(严格来讲2022年业绩还不错,但主要基于2021年较低的基数衬托)。
2023年前三季度,卓朗科技收入延续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0.26%。另外毛利率也从昔日50%+,降到了34.96%。虽然比起铜牛信息,卓朗科技毛利优势仍存。但是前三季度,铜牛信息期间费用率20%,而卓朗科技期间费用率高达44%,其中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均在10%以上。
从2023年预亏规模来看,卓朗科技比之铜牛信息,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即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卓朗科技当初因收购形成的4.65亿商誉还从未计提过减值。不知这颗定时炸弹,究竟要留到什么时候?
来源:同花顺iFinD-铜牛信息
总体来说,无论是铜牛信息,还是卓朗科技,业绩都一片惨淡。资本市场空有一腔热情,但过去一年,铜牛信息高管都在频频减持(↑)。这个故事,还讲得圆吗?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