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火锅
近两年,存储芯片大龙头——兆易创新(603986),开启了跌跌不休的局面。昔日,其市值曾超1500亿,而如今还不到500亿。
来源:亿牛网-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市值一路走低,问题根源还是在于业绩。
根据兆易创新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左右,而上一年为20.53亿,同比减少约19亿。
不过,兆易创新至少还维持了正向盈利。同业比较来看,2023年,东芯股份(688110)已由盈转亏,预亏超3亿。
行业寒冬下,企业业绩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一、收入、利润全面萎缩
兆易创新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领先的存储芯片设计厂商。2023年前三季度,兆易创新实现营收43.94亿,其中存储芯片收入约占7成(2023年上半年数据)。
相比之下,东芯股份起步较晚,规模也更小。
东芯股份成立于2014年。作为后来者,东芯股份并没有与国内外存储芯片龙头正面竞争,而是聚焦于中小容量存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2023年前三季度,东芯股份实现营收3.71亿,其中各类存储芯片约占75%(2022年度数据)。
存储芯片下游主要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但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下游应用需求疲软,导致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处于下坡中。
来源:东海证券研究所
根据WSTS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150.95亿美元,同比下降10.28%,其中存储市场规模预计为840.41亿美元,同比下降 35.24%。
企业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兆易创新营收同比下降35.08%,与行业基本持平;至于东芯股份,降幅则已达60.84%,远超行业。
另外,随着市场规模萎缩,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和毛利率也出现明显下滑。
2022年一季度,兆易创新和东芯股份毛利率曾都高达49%+;然而到2023年三季度,兆易创新毛利率已降至34.38%;东芯股份更夸张,直接降到了10.89%。
显然,存储芯片行业收入、毛利率已全面萎缩。
二、存货、商誉双双减值
行业疲软对企业的打击,还不仅仅是收入、毛利率层面。
首先,市场萎缩将会暴露出企业的库存问题。
截至2021年底,兆易创新存货14.49亿。在当年85.10亿的销售收入面前,不到15亿的存货并不是太大问题,存货周转率只有86.58天。
但是2022年,随着收入下降4.47%,且存货继续增长至21.54亿,导致存货周转率已增长到152.39天。
而2022年显然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2023年,随着收入继续下降,兆易创新存货周转率一度突破了200天。
一边库存压力越来越大,一边产品价格还越来越低。双重夹击下,2023年兆易创新预计存货减值损失2.32亿元左右。
来源:同花顺-兆易创新
而比起兆易创新,东芯股份的库存问题更突出。
早在2021年,东芯股份的存货周转天数就在150天以上。到2023年,则已经增长到了600多天。
来源:同花顺-东芯股份
现在回过头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兆易创新毛利率降至34.38%;而东芯股份直接降到了10.89%,想必也是迫于去库存的压力。
只是从结果来看,2023年,东芯股份收入降幅比起兆易创新,仍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次,除了存货跌价损失外,业绩滑坡过程中的商誉也是一大风险点。
2019年5月,兆易创新曾收购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00%股权,确认商誉13.05 亿元。
而商誉这种东西,一向擅长雪上加霜。只要被收购企业业绩不及预期,那么商誉往往都要随之减值。2020-2022年,兆易创新商誉已连续减值三年。2023年预计继续减值3.8亿,减值后商誉余额仍有4亿左右。
来源:兆易创新2023年业绩预告
三、AI时代,沾边就赖
总体来说,2023年存储芯片市场全面衰颓。不过,无论是兆易创新还是东芯股份,都反复提到两个字——周期。
东芯股份在2023年半年报中明确指出:“周期性是半导体行业的常态,存储芯片行业作为强周期的行业,行业低谷不会长期持续。根据 WSTS 发布的数据,2024 年存储市场规模预计为 1203.26 亿美元,较 2023 年上涨 43.18%”。
来源:东芯股份2023年半年报
按照这种预想,存储芯片企业甚至还能出现戴维斯双击(业绩增长加估值提高)。不过行业整体上行,也是有条件的。
根据历史数据来看,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在2000-2001年出现峰、谷,是因为互联网泡沫的出现和破灭。2009年-2010年的谷、峰,是因为金融危机的打击和恢复。
但总体而言,半导体销售额呈向上趋势。2000年-2010年主要动力来自于个人电脑;2010年-2020年主要动力来自于智能手机。
然而,自2017年以来,智能手机出货量已呈现出下降趋势。
虽然2018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又出现了一个峰值,但其增长主要靠高性能计算机、矿机需求的增加,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2019年,随着智能手机、电脑需求持续疲软,半导体销售额又陷入了低谷。
接下来大疫三年,宅经济叠加5G换机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又迎来一波上涨,但同样,并没有持续性。
这样回过头来看,与其说半导体行业存在周期,不如说每一轮上涨背后都有推手。那么2024年,还有推手吗?
乐观情况下,AI或许能成为这个救星。2024年被视为AI手机、AIPC的元年,在AI技术加持下,或许能迎来新一波换机潮。
但是,连5G换机潮都匆匆而逝,AI真能迎来换机潮吗?即便有,又能持续多久?
另外,随着AI功能升级,相应的存储规格和容量必然也需要配套升级。所以对企业而言,能否切入高端产品市场,也是个考验。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