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牛肉干
近期,天合光能(688599)的市值,又缩水了。
说起天合,曾经也是一段佳话。伴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天合,仅用了两年时间,市值就成功突破千亿。2022年8月,天合市值最高高达1,883.2亿元,成功跻身光伏组件四强(另外三家:晶科能源(688223)、隆基绿能(601012)和晶澳科技(002459))。
然而,随着行业扩张,整个行业进入大浪淘沙的高度内卷阶段,海外市场也面临地缘政策的巨大影响,天合光能内忧外困。最新数据显示:天合的市值仅445亿元,缩水3/4。
一、行业内卷,市场转化略低
从业务来看,天合主要包括三块业务:光伏组件的生产和销售、电站等光伏系统服务以及智慧能源。结构上来看,2023年光伏组件创收占比约67.42%。组件荣,则天合荣,反之……一损俱损。
据报道: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420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规模约为216.88GW。
再看产能。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高达1100GW。国内来看,不考虑跨界挤压等,仅隆基、晶科和天合三家产能就高达315GW(分别为130GW、90GW和95GW)。可见,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都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冲击下,光伏组件的价格势必会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光伏组件价格整体呈跳崖式下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数据来看,天合近60%的收入来自境内。高度内卷之下,自2021年开始,境内毛利率一路下行。2023年,公司的境内毛利率约为12.17%,较2021年17.08%,降幅非常明显。
此外,对比各大组件厂商,技术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大家的竞争策略,不约而同选择继续扩产,增加市占率,俗称“抢市场”。
天合光能2023年年报显示:到2024年年底,公司预计组件产能将达到120GW,天合的产能扩张还在继续。
价格下行趋势下,扩产不是根本,真正转化为出货量才是关键。数据来看:同等策略下,2023年天合光伏组件出货量增速仅51%,而晶科能源增速高达77%。成绩来看,天合仍需努力。
二、海外市场,面临关停
国内市场内卷,出海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方向。数据来看:2023年,天合光能境外收入来源占比约40%。其中,欧洲占比约为20%,美国占比约10%,是境外收入的主要来源。不仅收入占比较大,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境外毛利率(欧洲:16.47%;美国:34.24%)约为22.23%,而境内业务毛利率仅为12.17%。可见,境外业务是天合最赚钱的业务。
人家地盘赚钱,自然受其管制。
消息显示:2024年4月23日,欧洲议会通过了禁止强迫劳动法案。法案规定禁止在欧盟销售、进口和出口使用强迫劳动制造的商品,包括光伏产品在内的所有进出口商品。
其实,“强迫劳动”或许仅是个借口,其最终目的为限制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口(指欧洲进口),从而保护本土光伏企业的发展。
无独有偶,近期美国市场也作妖。
市场消息显示:为了打开美国市场,中国光伏企业普遍采用“曲线救国”的策略,即: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地建厂扩产。2022年6月开始,美国进口以上东南亚国家光伏产品免征关税。但根据5月16日,白宫发布的公告:免税政策将于6月6日到期结束,且将加强对美国本土太阳能制造业的补贴政策。至此,东南亚光伏也入“寒冬”。
市场消息表示:隆基和天合已相继关闭了各自在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的生产工厂。虽然,天合表示:公司前瞻性地布局了美国的组件产能和印尼的电池组产能,但目前均处在建状态。
国内业务不赚钱,国外业务却为人鱼肉,天合真正是内外交困。
三、官司缠身,可能面临大额赔偿
除了业务内忧外患,天合自身也是官司缠身,大额赔偿悬顶。
2023年年报显示,天合正陷于两起重大诉讼中。
其一,与道达尔相关方之间的合同纠纷。2021年,双方签订组件采购协议,后因协议签订背景发生变更,双方进行重新协商,但未达成一致意见。此案目前正在审理中,对方预估可能会发生2亿美元赔偿。
其二,2013年,天合与SHARP CORPORATION签订组件采购协议,且已完成交付及付款。2023年,对方以组件背板质量问题,向天合发起仲裁,要求天合赔偿1.322亿美元。
以上两起案件,均不排除天合败诉的可能。若真如此,天合将面临约合人民币20亿元的赔偿,对其净利润(2023年净利润:60亿元)也将是重拳之击。
外有重忧,内无增长优势,大浪淘沙之下,天合光能是那颗留下的金子吗?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