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体检行业:客单价提升难阻业绩下行,民营机构何去何从?菠菜原创

体检行业:客单价提升难阻业绩下行,民营机构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24-11-09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业绩症结未解,又面临公立强势竞争


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如今生活节奏飞快,咱打工人的身体可以说是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根据体检机构爱康集团在今年六月发布的健康报告,京沪20岁以上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超过44%,40-49岁年龄段女性乳腺结节检出率超过46%,男性前列腺结节和脂肪肝等异常项的检出率也在40%以上。体检异常项数量始终在两位数徘徊的笔者,不禁为大家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所以除了保温杯里泡枸杞式的花样养生之外,以往常常被大家忽略的体检可得重视起来。

检测“重大阳性”数据,来源:《四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

但这并未给体检行业带来喷薄的需求,起码各家公司今年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在期间费用居高不下和公立医疗机构发力体检业务等因素下,民营体检机构的经营压力不可谓不大。


一、业绩不振,股价萎靡

首先关注一下业绩情况。

每年下半年都是体检行业的旺季,省市覆盖区域、分院数量和消费人次均稳居第一位的行业龙头美年健康(002044)在10月底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数据。其总营收为71.41亿元,同比下降1.96%,而归母净利润同比更是大降88.96%,仅录得2,463.25万元。而另一家以体检为主业的同行,港股上市公司瑞慈医疗(01526)披露的中报也显示,2024H1其实现营收12.31亿元,同比下降4.14%。仅有0.8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也是同比下降31.11%

与不振的业绩相伴的,美年健康的股价也持续萎靡。从去年年中至今,总市值整体走低,从280亿元缩水到如今的不到200亿元。

美年健康股价走势图,来源:笔者整理

二、消费人次显著下降,费用率居高不下

仔细来看,其实美年健康的客单价是在稳定增长的,上半年653元的水平同比增长了近十个百分点。收入的不降反增主要因为人次的显著下降,H1总接待人次只有988万,同比下降20.58%。这当然有2023年同期疫后高基数的影响,但三季度总营收也仅仅同比增长3.63%,这恐怕说明不能把业绩失速通通归因于高基数。

从分支机构类型来看,控股分院总接待人次同比下降11.51%,所以很明显,参股分院的下降幅度要猛烈的多。笔者认为,这昭示着民营体检行业的一个隐患,那就是加速扩大规模后,对单店的掌控力就减弱了,尤其是新并入及新建网点。

众所周知,体检行业是一个依赖口碑依赖规模的行业,所以跑马圈地不可避免。美年健康攻城略地的步伐就很快,从2016年26.97亿元吞下慈铭多数股权到2023年豪迈收购16家子公司,一路爆买的结果是截至今年上半年,美年健康商誉账面价值为47.45亿元,已经是净资产的63.87%。巨额商誉的隐患在于吞下的这些标的业绩不达预期所带来的减值,这是高悬在本就难言理想的业绩头上的一柄利剑。

而且这个行业特点还导致相关公司的期间费用很高,大头是销售费用。美年健康今年前三季度列支了17.18亿元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99%,销售费用率为21.86%(+0.45pct)。龙头老大尚且要花这么多钱在获客上,行业压力可想而知。

当然,在变化中笔者也捕捉到了一些正向因素。2024年上半年美年健康团体客户和个人客户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7%和33%,而2023年底团检占比可是高达80%的。从一比四到一比二,这说明民众的个人健康意识和需求是在高速增长的。由于个人客户的客单价相比团检要高一些,这应该是美年健康24H1客单价提高不少的主要原因,也是行业未来的潜在增长点之一。

所以说,在C端战场的争夺,应该是民营体检机构的主要看点。


三、成长空间广阔,盼AI实现助力

当然,国内体检市场本身也有一定成长空间。在2018-2022年期间,行业规模从1511亿元增长至2170亿元,CAGR约9.46%。而对比美日等成熟市场来看,国内体检渗透率尚且还有十多个百分点的差距。

2020年前后海外国家与中国体检行业渗透率对比,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美年健康2023年半年度报告

当然,除了寄希望于受众面的扩大之外,不少体检行业参与者也在通过各种创新业务来培育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毕竟进入体检3.0时代,消费者的诉求早就不局限于一份千篇一律的体检报告了,而“AI+体检”就是一个看起来很有故事性的方向。美年健康今年上线了一款AI产品——“健康小美”数智健管师,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各项健康数据,系统就会生成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这款产品目前已落地26家分院,有望为美年健康提供更坚实的技术赋能。


四、公立医疗机构“捡”起体检业务

不过广阔的国内体检市场决不仅仅是民营专业体检机构的天下,其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立医疗机构才是大头。根据阿里健康的数据显示,2023年公立医疗机构在体检市场中占据了70.8%的份额。

2023年中国健康体检企业市场份额情况(按机构性质)(单位:%),来源:阿里健康、前瞻产业研究院

公立体系开展体检业务自然有其天然优势,无形中的信任度就要较民营机构高。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民营体检“假医生”事件余波未尽,像公务员招录、企事业单位体检等业务自然还是主要交给公立医疗机构。而且公立机构有相对健全的多学科会诊机制,在体检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转诊。相较之下,民营体检机构的大多数项目更像是例行公事地出份流水线报告而已。

在医保支付改革、药械零加成等政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体检收入对于医疗机构来讲地位更加重要,不少医院都把这块业务“捡”了起来。拿北京来说,世纪坛医院、朝阳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这两年均完成了体检中心的升级改造,昌平区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疗机构也着手对体检中心进行改造。全国范围不少公立医疗机构都在积极投身体检,这对民营机构来说是有直接威胁的。

当然,民营体检机构也有优势,那就是设备方面比较灵活。虽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在逐步放开,但公立医疗机构毕竟不能那么随意地去购买设备,买来也要兼顾诊疗需求,而民营体检机构倒是可以步子迈得大一些。

在民众健康意识唤醒的当口,体检市场自然具备一定想象空间。但对于民营机构来讲,无论是大肆并购后的精细化运营,还是居高不下的获客成本,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而随着公立医疗机构的全面发力,留给民营机构的份额也愈发紧张了起来。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