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脑机接口:望不到的“钱”景,撑不起的野心菠菜原创

脑机接口:望不到的“钱”景,撑不起的野心

发布日期:2024-11-17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从ppt到变现,还要熬上多少年


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今年1月份,“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脑机公司Neuralink完成了第一例将侵入式脑机设备植入人体的手术。已经四肢瘫痪8年的患者在脑机的帮助下,用意念控制光标玩起了马里奥赛车。这个月又有消息传来,微软比尔盖茨和亚马逊贝索斯资助的脑机公司Synchron通过颈静脉将脑机芯片送入了患者大脑。

几位大佬的出手,把脑机概念又推向了高潮。

Neuralink 公司产品概念图 来源:Neuralink公司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其实国内也有不少布局了脑机项目的科研机构和公司,A股脑机概念板块有大约20支个股。而且这些公司也不仅仅是硬“蹭”概念,其中14家是有专利授权的,手握专利最多的诚益通(300430)有303项之多。

当然,一项革命性技术从获得专利到实现商业化成功远没这么简单。

年中有消息称Neuralink植入物出现故障,数据量明显减少。而国内脑机接口产业同样命运多舛,受制于技术障碍等因素,相关上市公司从着手布局到真想从脑机生意中掘出正向现金流还尚有天堑般的距离。


一、医疗健康是主要落地场景

所谓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就是指在大脑和设备之间建立直接交互的通信和控制通道,一般包括采集信号、处理信号、控制外设设备和神经反馈这几个模块。这个概念虽说看起来科幻感很强,但其实距离普罗大众也并没那么远。比如大家熟知的人工耳蜗其实就属于脑机设备,也是目前普及率最高,商业化最成功的脑机设备。

工作方式 来源: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22-106118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LegalBand

脑机接口有不同的信号采集方式,一类是侵入式设备,需要把设备通过手术方式植入使用者体内;另一类是非侵入式设备,以头戴等方式为主,不必手术植入。美国公司多致力于侵入式设备,而国内80%的脑机接口企业选择了非侵入式的技术路线。

2021-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亿美元) 来源:IMARC Groupe、东北证券

在应用场景上,从人工耳蜗的例子我们也能看得出来,目前主要还是在医疗健康领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在约莫350家脑机接口相关企业中,医疗企业占比56%,远高于教育、娱乐等方向的企业。麦肯锡测算,全球脑机接口行业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将在2030-2040年间形成一个400亿-1450亿美元的巨量市场。

当然,从全球各脑机项目所描绘的蓝图来看,未来在游戏娱乐等领域也存在广泛的潜在应用场景。笔者认为,后者当然是一个范围广阔的多的领域。但就现阶段而言,抓住医疗健康才是相关公司更为实际的策略。毕竟随着老龄化加速等因素影响,像老年脑病、难治性抑郁症这样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开展治疗的患病群体会明显扩大。


二、申报注册流程漫长,国内尚无商业化产品

脑科学领域作为在互联网之后有希望再一次深刻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领域,自然也获得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除了在《“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这部重要文件中将脑科学囊括其中之外,今年两会期间又进一步把脑机接口定位为“新质生产力”的一大方向。北京经信局更是在4月份发布了《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对这个产业给予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支持。

在如此扶持下,国内脑机接口领域进展到哪一步了呢?应该说,取得了一定成绩。当然,和全球范围内的同行类似,国内脑机接口公司距离实现商业化落地仍然遥遥无期

比如进展相对领先和明朗的诚益通,今年7月份发布了三款非侵入式产品样机,正在准备申报二类医疗器械。不过申报时间预计在“一年至一年半”。此外,诚益通也和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有侵入式设备方面的合作。创新医疗(002173)在5月份的投资者活动上透露,其持股40%的博灵脑机也有主要产品进入样机阶段,至于样机何时能完成二类医疗器械申报,创新医疗不如诚益通乐观,表示“无法预计”。而三博脑科(301293)则称虽然成立了脑机精准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但目前没有进行脑机接口技术研发的打算。其他上市公司的进展类似,大多处在布局了但又没布局的状态。

诚益通子公司龙之杰与知名大学合作情况 来源:公司公众号,国盛证券研究所

可以看到,任何脑机设备的申报都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注册审批流程,而国内相关产品还停留在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离过审上市很远。按照行业惯例而言,审批周期可能长达两到三年。这还是在非侵入式设备的讨论范围内,侵入式设备的话只会更慢。

当然,非侵入式设备的话受制于技术原理,预计只能停留在消费级产品。而消费级产品的功能毕竟有限,可替代性是很强的。除了噱头之外,笔者还看不出来有什么长期价值。


三、三大标准一个还没解决

数了一圈,似乎都是死路

这并不意外,脑机接口行业虽然具备不小的潜力,但目前痛点还很多,且难以解决。脑机接口之父米格尔·尼科莱利斯(Miguel Nicolelis)给脑机接口技术订立了三个主要标准:安全、有效、可负担,我们就以这个标准来审视一下现阶段的行业。

首先,虽然非侵入式设备安全性比较高,但想获得高质量信号必须通过侵入式路径,而侵入式设备因为材料生物相容性等问题,长期留在大脑中很可能会引起炎症反应等系列问题,安全性存疑。

其次,我们对大脑信息的解读还很不完整。大脑是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来完成信息传递的,人类已经掌握了提取和解读电信号的技术,但对破译化学信号尚属探索期。而且人类大脑神经元数量在百亿级,目前脑机芯片能监测的数量还非常有限,能实现的功能就不会多,远谈不上有效。

可负担性上,Neuralink公布定价为每次植入手术1.05万美元,门槛很高。而且手术植入的手段不但带来了额外的医疗风险,还进一步推高了普及成本。当然,如何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脑机接口核心技术壁垒 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综合整理

总之,脑机行业的症结广泛存在于技术、成本、伦理等多个方面,根据马斯克等业内人士的看法,这一行的商业模式要想真正立住恐怕还要再等上十年。现阶段而言,消费级的非侵入式脑机设备虽然确定性稍强一些,但功能有限,是撑不起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的。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