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最近,卓翼科技(002369)在二级市场上,可以说是传言四起。
传言一:公司官网上线的四款眼镜,属于技术前沿的AI眼镜。
传言二:卓翼科技将成为华为一体机(华为近期将推出的与DeepSeek有关的产品)的代工商。
对于市场传言,公司公开信息中分别进行了回复:
话虽如此,但在二级市场却激起了很大的水花。东方财富数据来看,2月19日开始,卓翼的股价连续5个涨停。截至2月28日,卓翼收盘价为13.08元/股,创下最近5年的新高。
来源:东方财富官网-卓翼科技 (截至2025年3月1日)
然传言易破,但收入下滑、连年亏损,负债率走高的业绩困局,却很是难破。
一、30亿到15亿,营收腰斩
具体来看,卓翼主营以下两类业务:网络终端通讯和消费电子。其中,网络通讯方面的主要产品包括:接入设备(如:光纤接入设备)、无线覆盖设备(如智能路由器)、无线传输设备等;消费电子类产品主要包括手机、智能手表和耳机等便捷式消费电子产品。
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上半年,卓翼总收入规模为8.14亿元,其中网络通讯类约为4.90亿元,占比约为60.27%;消费电子类收入规模为2.77亿元,占比约为34.08%。
然而,随着网络渗透率几乎饱和,卓翼所处的网络终端通讯和消费电子行业陷入增长困境,行业竞争愈演愈烈。据财报披露,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卓翼选择坚持大客户策略。
来源:卓翼科技2024年半年报
根据公开信息,华为、小米(01810)和三星等均曾是卓翼的客户。但成为大客户的供应商只是第一步,形成稳固的关系才是致胜的关键。
结果来看,卓翼的大客户战略并非那么成功。以华为为例,市场消息来看,2021-2023年间,卓翼确实获得过华为十几个产品的代工证书,但截至目前仅剩6个有效,大部分已被注销。2024年后,也未获得新的代工证书。
此外,从业绩来看,更是显而易见。2016年以来,卓翼的收入快速滑坡,已从曾经的30亿腰斩为15亿(2023年)。其中2016年的断崖下跌,是由于公司业务模式从代工代采购物料转变为代工模式,但2016年之后的下滑,就是业务缩水的实锤。
来源:同花顺iFinD—营业收入
二、代工经营,毛利率低至冰点
除了收入腰斩,卓翼的毛利率也几乎低至了冰点。2024年前三季度,卓翼的毛利率仅剩1.04%。
从业务模式来看,卓翼核心就是代工。在这种低附加值的业务模式下,卓翼的毛利率本就不高。数据来看,情况好的时候,卓翼的毛利率也只有10%-12%,勉强是家生产制造商的及格水平。
最近两年,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一方面各个业务自身的毛利率也在下降;另一方面,卓翼本就属于重资产行业(2024年三季度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39亿元,约占非流动资产的33.6%),业务规模下滑,产能利用率降低,毛利率低至冰点也就不足为奇。
来源:同花顺iFinD—销售毛利率
三、连年亏损,负债率飙升
单薄的毛利,再扣除期间费用支出,导致卓翼已连续多年亏损经营。
来源:同花顺iFinD—净利润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5亿元至2.25亿元,同比增长45.19%至57.37%。由此可见,不仅亏损,似乎还有种越亏越多的趋势。
连年亏损,导致卓翼一直在啃老本,流动性越来越弱。数据来看,最近几年卓翼的流动比率每年都在下滑。2023年开始,已跌破安全值1。换句话说,此刻的卓翼科技,若不能很好的进行流动负债的期限管理,可能会造成流动资产根本无法偿付流动负债的危机。
来源:同花顺iFinD—流动比率
为了纾困,卓翼一直在借债输血。从资本结构来看,2024年三季度末,卓翼的资产负债率已飙升到77.28%。资产负债率飙升一方面会增大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利息成本也会反噬公司业绩,造成公司的业绩压力。
历史数据来看,最近几年,卓翼的财务费用持续在上升,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不断地雪上加霜。
来源:同花顺iFinD—财务费用
如此千疮百孔的业绩,不知卓翼路在何方?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