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8月以来,整个A股市场热情回暖。以上证指数为例,8月1日上证指数开市指数为3568.26点,截至8月20日收盘,上证指数为3766.21点,较8月1日开市指数上涨约5.55%。
相较于大盘涨势,#华胜天成(600410)涨幅更加突出。东方财富数据来看,自8月以来,华胜的股价涨幅达110%以上,为大盘涨幅的20倍,上涨原因主要是板块热度及业绩两个方面。自8月以来,#人工智能大会 在上海和北京等地相继召开,AI的热度甚嚣尘上,作为AI生态的一员,华胜自然水涨船高;其次,根据公司最新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约1.2亿-1.8亿,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来源:东方财富官网-华胜天成(截至2025年8月20日)
表面看,行业利好且扭亏,但实际上华胜自身的业绩并无实质改善。
一、四次转型,押注AI
业务角度,自华胜成立以来,共进行了四次业务转型。
成立之初,公司业务以#IT产品代理及系统集成 为主。换句话说,就是组装及代理销售。2004年,公司在上交所上市,成为首家覆盖大中华区的本土IT服务商。2007年,公司开始从单一软件业务向IT综合服务商转型。2008年,公司将业务重组为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三大板块,形成了三大业务并驾齐驱的局面。
2010年,在国家大力倡导云计算发展的背景下,华胜响应号召,明确了云计算发展战略。具体来看:2010年,公司斥资近1000万美金收购了摩卡软件100%的股权,借此提升了在整个运营商行业的市占率(移动运营商是摩卡软件的大客户);同年,公司又以5000万人民币收购了磐天集团100%股权,据此加强了在金融、邮政、社保和税务等方面的竞争能力。
两次转型之下,华胜的收入直线上涨。2011年,公司总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2012年,公司营收达到巅峰,总额为52亿元。
来源:同花顺iFinD-历年营业收入
2013年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行业开始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华胜的业务增长也开始进入增长疲惫期。2020年,随着数据经济的发展,公司再次转型数据基建业务。2024年,公司又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企业级AI应用服务商”。
虽顺应时代多次转型,但其实无论是数据基建还是AI应用服务商,目前都数据尚未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初期阶段,华胜的收入仍以系统解决方案和云计算相关服务为主。
二、竞争激烈,盈利较低
新业务尚未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而随着云计算等市场竞争逐渐加剧,高度内卷之下,华胜的毛利率也是持续下滑。
历史数据显示:一直以来,华胜的毛利率持续下滑,从未中断。2024年,公司毛利率已从曾经的20%+下降为13%。
来源:同花顺iFinD-销售毛利率
扣除各项期间费用,华胜的净利润也是盈少亏多。最近三年,除2024年微利外,2022和2023年,公司净利润均呈亏损状态。此外,微利之中,也有“水分”。
资产布局来看,公司很大一部分在投资。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约为12亿元,约为流动资产总额的1/4。公开信息显示:公司通过参股基金对#泰凌微(688591)(一家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从事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进行投资。2023年,泰凌微成功上市,股价上涨给华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浮盈收益约为3500万,而同期华胜净利润仅为4800万。可见,大部分利润均来自投资浮盈。
来源:华胜天成2024年年报
若扣除投资等非经常性损益,公司的归母净利润由“盈少亏多”直接成了“稳亏不止”。根据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仍亏损6500-9500万元。
来源:同花顺iFinD-扣非归母净利润
三、业务违规,惨遭处罚
除了业绩亏损,公司还多次业务违规。
首先,虚假材料中标。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5月30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公告称,财政部在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木樨地校区微模块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采购项目” 投诉处理过程中,发现华胜天成存在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财政部决定对华胜天成作出罚款 12590 元的行政处罚。
其次,被客户禁入。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5月20日,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的子公司)发布公告称,华胜天成在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2025-2027年技术开发资源池公开比选项目中存在违反《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集中采购供应商负面行为处理规则》的情况。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对“其他开发支撑服务产品(产品)”禁止华胜天成与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合作三年,期限自2025年5月20日至2028年5月19日。
综上所述,华胜天成多次转型,押注AI,算成功吗?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