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纳米银线,为千行百业插上隐形的翅膀菠菜原创

纳米银线,为千行百业插上隐形的翅膀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一根银线,撬动万亿新材料赛道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你敢信吗?一根细到不到头发丝千分之一的“银丝”,竟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核心材料的垄断,让中国从“高价求购”逆袭成“全球供货”?

十几年前,中国智能手机、触控屏产业因ITO材料被“卡脖子”,不仅要花高价采购,还得排队等货;如今,深圳华科创智用直径仅8纳米的纳米银线,不仅替代了进口ITO,更把产品卖到欧洲、北美等40多个国家。

这根看似不起眼的银线,却撑起了千行百业的降本增效梦,更在AI时代掀起了一场“触手可及”的技术革命。


一、破局ITO垄断,纳米银线换道超车

十几年前,当日本企业收紧ITO(氧化铟锡)材料供应时,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第一次尝到核心材料断供的剧痛。彼时正值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的关键期,ITO作为触控屏的核心材料,像血液一样维系着整个产业链的运转,而日本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ITO薄膜的生产,导致中国厂商不仅要接受高昂的产品价格,而且还需要排队等货。

直到华科创智遇上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温维佳教授,看到了纳米银线这一全新技术路线,国产替代的希望才真正照进现实。

华科创智没走老路,而是直接换道超车

来源:华科创智官网

传统的ITO材料虽然技术成熟,但缺点明显。一方面,主要成分铟,价格昂贵;另一方面,ITO相对较高的电阻率,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大,电阻会不断变大,因此在大尺寸的应用场景中存在局限性;另外,ITO比较脆,缺乏柔韧性,也不适合应用于柔性触摸屏。

与之相比,华科创智的纳米银线则堪称“全能选手”:导电性好,柔韧性强,可拉伸,更透明,还自带抗菌属性。

来源:华科创智官网

不过,纳米银线的技术突破也并非一蹴而就得。2014年,华科创智与温维佳教授合作初期,纳米银线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纳米银线的直径约30~40纳米。可喜的是,历经十几年的积累,华科创智第五代纳米银线合成技术直径已缩减至8纳米,不到头发丝的千分之一,技术水平跃居世界领先。

如今,华科创智手握158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5项,覆盖纳米银线合成、抗菌材料、CPI工艺等8大核心领域,硬生生筑起了一道技术护城河。更关键的是,华科创智不仅把纳米银线技术产业化落地,还反过来把产品卖到了西方国家。

国产纳米银线已将曾经卡脖子的技术痛点,彻底转化为撑起产业安全的“硬卡替”标杆。


二、多场景加速渗透,增长势头迸发

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华科创智也为技术落地筑牢了根基。

产品端,华科创智围绕纳米银线核心技术,构建了从上游材料到终端产品的一体化布局,包括纳米银导电膜、金刚TP、触控模组等部件产品,以及纳米银电容会议平板、教育黑板、教学一体机、广告机和女神屏终端产品等。

市场端,华科创智的打法也很务实,避开ITO材料在中小尺寸领域的锋芒,从大尺寸屏幕切入。2017年,华科创智和视源股份合作推出的86寸超大会议平板MAXHUB,直接超越微软84寸的产品,发布后迅速占领了高端市场,当年即成为国内会议平板销量冠军,被行业称为“大尺寸电容屏一哥”。

在此基础上,华科创智慢慢把技术渗透到更多领域。目前,华科创智已经实现65、75、86和110英寸触控屏的量产,下游广泛应用于智慧教育、智能商显、车载、智能家居等触控场景。

其中,车载显示市场规模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据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量大约1.7亿片,市场规模约为90亿美元,预计2023年出货量将达2亿片,市场规模110亿美元左右。到2028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量预计达到2.7亿片,市场规模攀升至180亿美元。

来源:华科创智公众号

现如今,华科创智的产品已经销往欧洲、北美、东南亚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客户包括京东方、创维、康佳等多家知名企业。

2024年,华科创智实现高速增长,海外市场呈现多点爆发式增长,海外营收占了将近六成,核心场景的增长势头肉眼可见。

来源:华科创智公众号

三、跨界延伸,为千行百业插上隐形翅膀

至此,如果以为纳米银线只能做触控屏,那就太小看它了。如今华科创智正在把这一技术延伸到更多新领域,从人形机器人到光伏、医疗,甚至水产养殖,都能看到这根银线的身影。

来源:华科创智

1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让机器人“知冷暖、懂软硬”

未来的人形机器人,不仅需要会动,还得有触觉。华科创智的电子皮肤技术,能让机器人感知温度、分辨物体软硬,真正实现触碰世界。比如,在工业场景里,机器人能靠它精准抓取易碎品;在服务领域,能更温柔地与人类交互,这无疑会加速人形机器人的落地。

2车载新玩法:让汽车变成“私人影院+移动办公室”

除了触控屏,华科创智还在研发电致变色(车载天幕)、透明加热膜、智能星空顶。试想一下,把车载天幕变成交互屏以后,坐车不仅能看电影,还能办公、互动,汽车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三空间。

3小众领域爆发:抗菌、光伏、电磁屏蔽都能用

抗菌领域:纳米银颗粒能抑制或杀灭几千种致病性微生物,还不产生耐药性,可用在扫地机器人、高端服饰、水产养殖等领域;

光伏领域:柔性太阳能电池需要柔性电极,纳米银线不仅柔性且有更高的透光度,有望提升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电磁屏蔽领域:手机、卫星通信设备、医疗电子需要电磁屏蔽,华科创智的产品能做到屏蔽效能>60dB,透光率≥85%,弯折一百万次性能还不衰减(保持率>95%)。

更值得一提的是,华科创智还在攻坚PI(聚酰亚胺)材料。这种材料处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金字塔尖儿,具备卓越的耐高温性能、稳定性、电性能、机械性能等,是折叠屏、柔性显示的关键。不过其全球产能高度集中于美日韩企业,目前华科创智正在研发更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又一个国产替代的故事正在上演。

从一根8纳米的银线,到覆盖多领域的技术生态,华科创智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新质生产力,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微小却硬核的“根技术”里。随着AI、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的爆发,这根银线还会撬动更大的市场,未来也将更加可期。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