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珠江啤酒VS燕京啤酒:增速放缓,孰能出奇制胜?菠菜原创

珠江啤酒VS燕京啤酒:增速放缓,孰能出奇制胜?

发布日期:2025-11-18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啤酒大佬,各出奇招


作者/星空下的菠萝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诗仙李太白留下的著名诗篇。然而,如果太白再世,看到今天的酒业市场,怕是也要“拔剑四顾心茫然”。

白酒行业除#贵州茅台(600519)、#山西汾酒(600809) 外全部下降且降幅显著;葡萄酒则是三大酒类中处境最为艰难的,所有上市公司业绩全面下滑。只有啤酒勉强实现增长,据统计局数据,2025年1-9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095.2万千升,同比增长3.7%。截至目前,除华润之外的其他头部啤酒企业均已发布三季报。可以看到各家公司营收都陷入微增甚至下降的境地。

来源:上市公司公告,浩海投研整理

一般来说,营收放缓意味着市场环境恶化,一般会导致企业营收质量下降,利润增长困难,但是#珠江啤酒(002461)和#燕京啤酒(000729)不但营收增长跑赢大盘,净利润更是完成两位数增长,在一众巨头中显得十分亮眼。


一、成本下降加费用管控,夯实盈利基础

发源于广州的珠江啤酒,在中国啤酒消费第一大省广东占据了超过30%的市场份额,堪称啤酒“南霸天”;而燕京啤酒作为国内啤酒五强之一,发迹于1980年代,凭借其树大根深的品牌优势雄踞华北市场。

2025年前三季度,珠江营收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0.73亿元、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1%、17.05%;燕京营收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4.33亿元、16.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7%、33.59%。

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周期性的价格下跌直接降低了啤酒生产成本。

啤酒生产成本的大头是外包装和酿造原料,两者占成本的80%以上。而玻璃瓶大麦又分别是外包装和酿造原料中占比最高的部分。

数据显示,国内浮法玻璃市场均价曾在2023年达到2119元/吨的高点,而目前只有1208元/吨;而大麦进口均价也从2023年超过2500元/吨的行业高点降至如今不到2000元/吨的水平。上述变化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珠江和燕京的营业成本率分别由2023年的57.18%、62.37%下降至目前的48.49%、52.81%。

来源:Wind,广发证券

另一方面,两家公司的降本增效举措起到成效。

总费用率方面,珠江从2020年的24.46%下降至目前的21.90%;燕京则从25.33%降至22.25%。尤其是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成功降低了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实属不易。

来源:同花顺iFinD- 珠江啤酒(上)、燕京啤酒(下)

近年来国内啤酒总产量已经呈下降趋势,降本增效是啤酒企业必须解决的课题。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和良好的费用管控帮助燕京和珠江较好完成了任务,但这仅仅是最基础的部分,想大幅拉升营收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二、珠江聚焦产品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啤酒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精酿啤酒、低醇啤酒、特色啤酒等高档啤酒的消费比例逐渐上升。此背景之下,珠江推出了吉祥如意珠江啤酒500mL罐装、雪堡精酿白啤酒980mL罐装、12度980mL罐装等产品,其珠江P9产品还获评了酒业协会嘉奖

产品升级的努力可以从研发费用率中得到佐证。目前啤酒板块整体研发费用率为0.78%,而珠江则达到3%以上。笔者觉得,这是珠江的毛利水平高于同行的重要原因,以高研发换高毛利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来源:同花顺iFinD- 珠江啤酒(上)、燕京啤酒(下)

对比来看,目前珠江的中高档产品占营收比例高达93.5%左右,而燕京同档产品目前的占比仅有70%出头。可见,珠江在高端产品转型上已经领先燕京一个身位,也许燕京依仗其更稳固的基本盘,转型没那么迫切。

来源:珠江啤酒半年报(上)、 燕京啤酒半年报(下)

又或许,燕京的竞争策略决定了其不可能把产品升级作为第一要务。

相较于珠江,燕京的产品布局显得更为多元。除核心啤酒业务外,其主营业务还延伸至贝斯特汽水、饮用水、九龙斋酸梅汤、燕京纳豆及饲料等多个领域。不过目前啤酒业务仍贡献了92%以上的营收,其余多元业务究竟处于待培育成长阶段,还仅仅是纸上谈兵,仍有待观察。


三、燕京主推两大渠道工程

和珠江聚焦产品升级不同,燕京更渴望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延伸和拓展销售渠道,具体表现为2022年提出的“百县工程”发力下沉市场和今年提出的“百城工程”到全国市场去攻城略地。

燕京的“百县工程”聚焦渠道下沉,深耕县级及以下市场,以密集分销网络将产品覆盖至乡镇小卖部、农家乐、宴席等终端消费场景。在这些场景中燕京可以充分发挥其品牌优势,利于控制销售费用,这些价格敏感型的长尾市场也缓解了企业产品升级的紧迫性。

与百县相对,“百城工程”聚焦重点城市,通过产品高端化、品牌形象升级扩张销售网络。但是啤酒消费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尤其是#华润啤酒(00291.HK)、#青岛啤酒(600600)、#百威亚太(01876.HK)三大巨头早已发力布局一二线城市。因此燕京的进展谈不上多快,今年上半年,燕京新增子公司一家,新覆盖省市一个。

来源:燕京啤酒2024年报(上)、 2025半年报(下)

至于珠江,则是在品宣上下了不少功夫。与绝味鸭脖联名定制文创罐,参加广交会、糖酒会等行业展会,举办啤酒音乐派对、啤酒节、美食节、潮流文化周,甚至还冠名赞助了广东男篮。搞这么多花样就是为了增加自己新产品的知名度,塑造珠江啤酒的高端品牌效应。

总之,在增收困难的分叉路口,珠江和燕京分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究竟哪条是康庄大道哪条又是独木桥,还待时间检验。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