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星空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

关注星空财富微信公众号,更多新鲜资讯,更多互动交流!

当前: 首页 >原创文章 > 菠菜原创 > 合盛硅业VS东岳硅材︱硅业双雄盈利承压!如何破局?菠菜原创

合盛硅业VS东岳硅材︱硅业双雄盈利承压!如何破局?

发布日期:2025-11-27 来源: 作者:admin字体:大
摘要:
硅业遇冷,如何翻身


作者/星空下的菠萝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蛋黄酥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10月我国共生产新能源汽车1301.5万辆,同比增长33.1%。新能源汽车单车整体硅用量约为传统燃油车的3-5倍,尤其是有机硅用量可达到传统燃油车的达5-10倍,因此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上升对于国内低迷已久的硅行业,尤其是有机硅,无疑是一个巨大提振。

然而,战略失误的#合盛硅业(603260)和突发事故的#东岳硅材(300821)这一对有机硅双雄的三季报却不太好看。

其中合盛硅业手握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最大产能,是国内硅业总龙头,其近年来的发展轨迹无疑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一、合盛硅业:垂直整合,反成包袱

国内硅行业原本是稳步发展,波澜不惊。但中国光伏产业自2013年开始快速发展,并于2020年进入爆发期。2021-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合计688.2GW,对#多晶硅 的需求拉动工业硅价格原地起飞,至今多晶硅仍是工业硅最大用途。其他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建设 等产生的大量需求,共同推动硅价在2021年达到了接近6万元/吨的历史高峰。

工业硅最主要的成本就是,而中国电价多年来基本稳定,所以国内硅产能迅速膨胀。虽然同一时期海外光伏市场也有776.8GW的新增装机量,而且中国光伏厂商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份额的80%,但国内硅产能还是很快就过剩了,工业硅价格自2022年起急转直下。目前国内工业硅产能约为926万吨,开工率仅为约44%,工业硅价格今年七月已经跌至不到8000元/吨的冰点。

作为行业龙头,合盛拥有122万吨工业硅产能和173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

工业硅,也就是硅单质,是所有硅产品的原材料,下游加工有两大方向:

  • 工业硅→有机硅单体→有机硅中间体(DMC)→有机硅深加工产品;
  • 工业硅→多晶硅→光伏电池

此外,工业硅还用于生产硅铝合金。

合盛本坐拥全产业链优势,但近4年营收增长的同时利润却不断下降,明显的增收不增利

来源:同花顺iFinD-合盛硅业

而今年前三季度,由于硅价持续下跌,合盛营收同比下降25.35%,并首次发生三季报亏损,归母净利润-3.21亿元。

这种情况下,庞大的工业硅产能反而成为沉重的包袱。


二、东岳硅材:专注有机硅,盈利惨胜

上半年,合盛工业硅营收40.09亿元,占比41.01%;而有机硅业务营收46.62亿元,占比47.69%,有机硅业务已经成为合盛的另一条大腿,但是要面对东岳的竞争。

东岳硅材前三季度总营收30.27亿元,其产品线从有机硅中间体开始,延伸到下游深加工产品,完全聚焦有机硅,是该领域的实力玩家。

由于有机硅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价格也是一路下探,2025年前三季度东岳营收同比下降24.76%,与合盛不相上下。但受益于工业硅价格下降,未发生亏损。

目前国内有机硅产能利用率约为72%,远好于工业硅,所以专注有机硅的东岳的毛利率从2024年的6.27%降到2025年的4.85%,远好于全产业链的合盛的20.54%到8.19%。

来源:同花顺iFinD- 合盛硅业(上)、东岳硅材(下)

合盛的亏损首先是由于工业硅价格暴跌。2025年Q3工业硅均价7933元/吨,同比下降25.3%,考虑到过去两年合盛的整体毛利率也才20%出头,因此毛利没有转负已经不容易了,合盛没有在财报中披露原因,大概率是因为现有部分产线已经提足折旧,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合盛的资产负债率很高。自2021年起,合盛的长期借款激增,资产负债率目前已超60%,导致财务费用率高达4.89%,直接导致公司发生亏损。相较之下,东岳资产负债率只有19.39%,财务费用则一直为负。

来源:同花顺iFinD- 合盛硅业(上)、东岳硅材(下)

实际上,如果不是7月的一场大火,东岳的业绩还会更好,而合盛的高负债,则是源自2021年一场激进的扩张。


三、合盛战略失误,东岳火灾事故

2021年,面对起飞的工业硅价格和前景一片光明的光伏行业,合盛上马了5000吨多晶硅项目;2022年,硅价开始急跌,合盛面对市场压力决定加速进军光伏产业,多晶硅计划产能直接“大跃进”到20万吨,计划投资高达175亿元。

来源:合盛硅业2022年年报

但是,合盛光伏项目投产是在2024年,此时的光伏产业已经被以#隆基绿能(601012)和#晶澳科技(002459)为代表的一众厂商彻底杀成一片血海,合盛难以突围,2025年中报中,光伏业务只有营收12.17亿元,占比13.52%。无奈之下,公司对部分产线战略性停工。但停工的产线也要计提折旧计入成本,2025年上半年,光伏业务亏损6个多亿,甚至出现了毛利率低至-110.08%的奇观。按照会计准则,此时就应该对光伏相关资产大幅计提减值,但是中报中不但没有计提,还把2024年的存货减值转回了一部分,这是典型的利润调节手段

另一半,今年7月20日,东岳合成三期B床生产车间的火灾事故,直接导致3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停产,相当于公司总产能(60万吨/年)的一半。

不过公司在三季度业绩预告中表示,2025年年底前可以完成改造并复产。

来源:东岳硅材公司公告

所以,企业面对战略失误和偶发性事故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由于光伏行业惨烈的竞争状况,合盛巨资投入的光伏项目产生了大量负债及闲置产能,大概率在较长时间内都无法产生理想收益,会成为企业业绩的巨大拖累,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潜力。而东岳受益于有机硅行业产能扩张结束、开工率提升和需求持续增长,复产后有望更快实现业绩回暖。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