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上半年的国改怎么样?
国企: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记者:能不能把你这半年的国改经历总结一下?
国企:鬼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有时都觉得生不如死!
记者:你是不是对管理层有什么意见?
国企:没有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
记者:这半年国改进程你自己怎么评价的?
国企:我都不相信自己能活到今天!
记者:有这么惨?员工利益不是都得到保护了么?
国企:可能因为我们员工腿短吧,跑得没别人快!
——菠菜版
深港通没有确切的时间承诺,貌似这个月又没戏了。所以,大家一觉得没希望,领导就安排记者采访,说深港通年内一定会开(靠!大家是想知道确切时间,别老喊狼来了行不?);
游资各种打板、追板、快速拉升等伎俩全面禁止,宝宝们不开心。不开心是因为选择性执法,宝宝们心里不服气,所以宝宝们只能赚点2%-5%的日差价就出来了,以前都是8%-10%的(这种情况下最惨的不是宝宝们,而是追进来的散户),大家在猜测未来打板的可行性,这点有分歧;
对于国改,这种明面上主力主推的板块,市场并不买账,只作为跟随国家队节奏的高抛低吸的标的。就是当短线题材看,不作为中线考虑(谁知道哪天国家队钱紧的时候就会被砸?被伤害的次数太多,还是不要给高估值预期,万一改不成了怎么办)。
不过,任何一个从上到下推的事,都要给下面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让盘面有限的资金集中到国改上,市场也需要一个接受的时间和过程。毕竟僵尸企业太多了,各省都有,就是多少的问题。
僵尸企业,就是那些本来早就应该破产倒闭(从财务的角度)的大型企业,而因为地方政府或是银行贷款无节操无下限的支持还苟延残喘的企业。
僵尸企业国企居多(都是大型的),但不限于国企。一般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其实,这种必须从这轮国改里区分开。因为僵尸企业不只是资金面的问题,给多少钱他都活不过来的。它,是赤果果的吸血鬼,薅社会主义的羊毛。
最近有的亲咨询我手上的国改票,我一看就是这种类型的,没戏。僵尸企业靠并购重组改变不了什么问题,并购僵尸企业的结果,就是把优质企业变成僵尸。这种企业只有一个办法,让出个壳来(有的连壳都不值钱),主营业务全部去掉,或者说置换掉。千万别以为有个重组题材的,就能停牌,然后复牌后都是连板。要因地制宜(标的),也要因时制宜(震荡市)。
这种拖垮地方经济的大型僵尸企业为什么会存在?还需要我来说的明确吗?都是某些人要保位子,做面子上的事,还有一些见不得光的利益输送。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30年前的老国企这种太多了,选国改票的时候一定要躲避。
PS:题目的答案是不值。最近市场人气不高,但等人气到冰点的时候,也许就是一根大阳线,因为这时候对机构来讲,会有一些比较轻的票。我说了中小创会回调,并不是说不看好。比如你是投资人,孙杨、傅宝宝你投哪一个?
最近的市场比较适合一种人,看的懂基本面+有耐心不装逼,看看你是吗?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星空财富"
(ID:xingkongcaif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