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喜欢的电视剧一大半是TVB香港的。喜欢里面带着假发的律师,喜欢那些中环形色匆匆的白领。曾经迷恋王家卫《花样年华》里的香港弥红灯,以及《古惑仔》里的那种现代江湖故事。香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曾是一种时尚,一种向往,更是对于失去青春的回忆。
By 菠菜
(晚上和朋友吃饭回家晚了,所以写的比较仓促,各位见谅。)
大家不要认为PPP没有调仓,其实昨天那一波涨起来的环保园林,今天的持续性并不强。而是PPP中的基建承接了这个版块轮动。实际今天涨停被砸的有不少都是PPP。目前有一批产业资金投入在了PPP项目上,所以还比较好讲故事,但持续性有待观察。我重申一下我的观点,我看好的是基建这部分,而不是环保园林建设等。市场对于这个概念仍是试探,目前还没有特别强的龙头出现。
我认为今天指数没有突破的根本原因还是场内有限的资金意愿不强烈,场外又没有资金流入。目前很多资金只有一个想法——解套出局。明天可能盘中还有个回踩,破年线只少要有个假突破,所以大家安心持股,等到这相对漫长的几天。
【宏观逻辑】:今天是个两个拐点重要的一年,拐好了接下来8年应该无恙,拐不好,就只能呵呵了。这两个拐点一个是政治拐点,一个是经济拐点(注意,我没有说是房地产拐点)。在这两个拐点没有拐过来的时候,房地产泡沫就不会破,因为没人愿意看到经济危机出现,那样就涉及社会安定团结大局。有个标志的信号,当大家都在说中国这个好,那个好,国外都是虚假繁荣的时候,可能就是经济的假突破,或是拐点没拐好(不知道这么写会不会太直白了)。
对于我这么爱国的一个人而言,我自然不会认为欧美那一套是个神马标准。但美国的那一套制度体系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资本市场监管都有比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说当社会危机出现时,他们的机制能够实现较强的抵抗这种突发事件的损失,可以较小成本的尽快自我修复。所以我们很难看到美股如港股般的大涨大跌,而我A也希望走的缓慢。只是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而是用国家队的资金来调节,这样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体现不出来。主要是规范市场行为的制度正在建立中,所以,现在这个过渡期比较难熬。
【香港】:这两天港股涨的不错。大家都发现深港通的利好刺激的是比A股估值低的港股。但港股被买的多了,以后两边的估值就会趋同。我看到一篇分析的文章说可能是内地资产荒令内地资金大举南下配置资产。我的看法是不太可能,现在你要是打算转移大额资金到境外,只少要过3个不同的国家,比较难。以前香港这种倒腾钱的通道很多,现在很少。而且你周转的次数越多,资金成本就越高。所以,我判断目前仍是H股和A股估值差造成的。
G20给予杭州人民最大的补偿是把杭州纳入一线城市,替换了广州。从此北上广深变成了北上杭深。而我目前最看好的是深圳。因为地域原因深圳和香港还会形成一种资源上的互补和再分配。以前李嘉诚的发家路线也就是过去香港的发展方式,一共三大块:1.港口贸易;2.房地产;3.金融。而现在香港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工业产业,而且港口优势和房地产也没的玩了。而深圳不断的再盖房子,有很好的产业基础,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于香港居民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因此,深圳的房价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结论总是悲催的,很遗憾。
PS:由于工作的原因,曾去过几次香港,站在中环看着那些写字楼忽然有点失望,感觉香港也不过如此。但,暮色下的路边摊,雨棚下匆匆的过客,蹲坐在散场的电影院门口看着对面楼房那狭小的空间,觉得香港依然是儿时港片里的样子。只是,我们变了,大陆变了,北京变了。但一国两制造就了香港特有的制度环境,因此作为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香港的未来只要找准位置一定会越来越好。人民币国际化给香港带来的最大机遇就是亚洲最大的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以此为依托可以发展各种全球资产配置的产品并进行离岸风险管控。
对于我而言,最喜爱香港夜市,站在各色繁体字的广告牌下吃各色小吃。亲,你饿了没?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星空财富"
(ID:xingkongcaif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