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岳飞
昨天说了,最危险的是暴跌后的第三天,而不是第二天,所以,今天的收红别高兴太早哦。已经有很多人都分析了今天保监会主席紧急会议的讲话精神,我就不再赘述,主要强调几点:
频繁调仓不可以(模仿游资方式);
可以做财务投资,但不能干预人家公司经营,更不能直接收购换人家管理班子;
降低险资入市比例,之前是30%,而实际投资的也就14.25%,所以降低实际影响有限。
我理解的意思就是让险资做类似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式,买入就是财务投资,且是中长期(只能为国护盘,不可兴风作浪)。
但这两天来看,有个明显的现象可喜可贺,就是反弹都是国改和蓝筹带领的。这种思路再次清晰的在盘面表达,再看不懂的就是自己执行层面的事了。农业园林的供给侧改革刚提出来,这两天表现的不错,但我个人不太看好。每次提到炒农业、环保之类的我都兴趣不大,因为很难持续有资金跟上(纯属个人偏好,不要因为我而误导大家)。
有个问题,美帝假如明天开始搞制造业,就真的能干过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吗?
今天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问了一位行业内的前辈,他是这样回答的:美国人的工作环境要求和中国人民比,条件更高,而且勤劳的中国人民永远占据着积极主动工作的优势。中国有句古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让美国大众现在回到那个工业革命大发展的时代,埋头重新走上流水线,难。而且一个行业的崛起需要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设施,也就是产业基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善的。就制造业而言,中国目前优势缩小,但仍可以吃准全世界。
今天改革开放30年,特朗普上台后又对中国崛起发出了挑战。与俄罗斯关系修复,联合日韩并向台军售,都无不赤裸裸的表现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所以,是时候该在太平洋打一战了(我是觉得有必要的,否则未来的经济建设难以保障)。今天市场上中国船舶等船舶系暴动,正是在下周要下水,因此年末的这轮军工不会像去年一样,会有个持续性。每到追忆南京大屠杀时,我们鞭策自己的是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所以,国家的支柱产业不能因为周边环境的变化而萎靡,央企要合并为两位数,后面还有的是资本市场的故事题材。
中国与西方、与日韩最大的差异不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而是人心,也就是文化层面。看了网上很多文章都在说西方民主如何,现在经济不好了,他们也露出当年殖民者的那副嘴脸。不是美国至上,而是白人利益至上。开头那句岳飞的名言,让我想到了那个年代的红军的口号——与民秋毫无犯,而今斗转星移,如果还能坚持将是中国经济最大推动力。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星空财富"
(ID:xingkongcaif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