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换换口味
又到周六了,小白菜又来加菜了!
在今天话题开始前,小白菜先丢个问题给大家思考:
如果你已经到了30岁的时候,每个月拿着万元工资,除了还房贷和车贷,还要抚养小孩上学,承担家里各种主要开支,会是种怎样的状态?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的一些感触。小白菜昨天送我的朋友“胡萝卜”离开北京,她一直是我认为我们圈子中在北京工作最努力也是最成功的一个,但“胡萝卜”离开的时候说“我不想工作成为自己生活的全部”。
我跟胡萝卜谈到了我之前本来可以去她所在的那家创业公司,换一个行业进行打拼。但是小白菜当时以待遇不够满意,放弃了。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还有一个:没有勇气放弃自己当时的工作(小白菜当时还就职于全国最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拿着一份不算太好也不算差的工资,收入稳定,状态稳定,面对新的挑战开始怀疑人生。
但胡萝卜说了一句话:“你稳定的收入和工作就像是一盆温水,而你就是那只徜徉在温水里的青蛙,在泡温泉般的舒适中慢慢死去!”
这句话可以说给了小白菜当头一棒的感觉!因为当时我之所以放弃那个职位,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不想为一个未知的挑战放弃已有的东西,就像我不愿意用一块银子去换黑箱里的东西,因为我不知道摸到的是更珍贵的金子,还是更便宜的铜。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看起来还不错”的死工资,有时候死工资会慢慢的拖垮你,消磨你的意志,阻碍你的成长!
如果你能努力挣脱掉死工资,工资的每一次提升则意味着你的成长,也意味着你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这就是我开头为什么要问那个问题,因为那个问题就是小白菜和很多与小白菜类似的朋友们所面临的一种状态。单靠死工资很难撑起一个家。
很多人将自己与公司捆绑在一起,一旦他不再主动去为一个公司服务,或是脱离了那个组织,他会立马成为一个坐吃山空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工作是实现理想的途径,而不是为了谋生”,很显然,很多人没了工作之后会过得十分艰难。
吴晓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解释了为什么你累成狗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吴晓波给出了一个公式:
财务自由度=被动收入/日常支出*100%,
当“被动收入>日常支出”时,意味着你无需为生活的压力而奔波。
具体说来,被动收入就是所谓的“躺着赚钱”、不必主动投入时间精力的收入,比如存款的利息、房产的租金、企业的分红、作家的版税等等。
很多人对穷人的定义依然是有钱没钱,可多少钱是有钱多少钱又是没钱呢?有一位学者曾如是定义穷人和富人:当自己不工作,或失去手头的工作时,还可以让自己及家人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这样的人就是富人,反之就是穷人。
一个年薪百万的高级打工者也可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沦为穷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完全没有任何被动收入,他的身价必须依附于一个公司,也就是说,一旦他不在主动去为一个公司服务,一旦他脱离了那个组织,他立马就成了一个坐吃山空的人。这样的人,不是穷人是什么?
所以,被动型的收入才是决定你是否是穷人的根本因素。换句话来说,如果你不想将自己的家庭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那么就必须改善家庭的收入结构,增加“不工作时的收入”。
聪明的人,知道利用闲暇时间,帮自己找到一份持续收入。富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必须得懂得运用别人的时间和金钱致富,工作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途径,而不是谋生的工具。
财富不应该用生命赚取,我们应该是利用金钱和资源,让财富源源不绝地涌现,学着用工具赚钱,而不是耗尽自己的生命来养家。
然而,现实总是令人悲观的,我们绝大多数上班族根本没有被动型收入,除了那份死工资便是眼巴巴地盼着年底的那点年终奖。所以,很多人的目标是努力地工作,然后通过晋升和跳槽来换取更高的主动收入,于是大多数人一辈子就成了上班族,做着别人规划好的事情,替别人增长着他们的被动收入,只有少数的人可以跳出这个既定的圈子,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真正实现财务和时间的双重自由。
对于拿死工资的上班族而言,即使你的高薪让你跻身中产阶级,即使你成为一个企业的管理阶层,但你的生活依然一片忙碌,连亲近家人和陪伴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因为一旦你停下了工作,你的主动收入就立刻完全停掉,随之而来就是巨大的家庭财务危机。看似一位年薪百万的中产阶级,但抗风险的能力很脆弱,而这种脆弱,不正是按部就班准时打卡的人所忽视的吗?
天天挑水,不如花些时间挖一口井!
声明:本文全部为小白菜原创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星空财富"
(ID:xingkongcaifu1)